杀功臣,为何是草根开国皇帝的必然选择!(20)

2023-10-17 11:22     360kuai

这种杀不杀功臣的区别,还可以从一个朝代的灭亡时刻,看出分别来:

1644年,李自成进京前刻,从朱元璋时期就开始,喜欢滥杀朝臣的明代,终于走到了最后时刻;崇祯皇帝最终敲遍黄钟,群臣都无人来朝,崇祯对此大喊着说:"诸臣误我!诸臣误我!"最终在煤山脚下上吊自尽,孤家寡人、好不凄凉。

而刘秀得到的回报,是无数开国功臣的后代,历经200多年,即使到了汉献帝末期,仍然为了整个大汉帝国奔走呼吁:其中被刘秀封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名将耿弁,他的后代耿纪,面对曹操的威权,更是英勇起兵,试图诛杀曹操,最终反被曹操所杀,被"灭三族"--为了保卫东汉帝国,后代名将辈出、精忠报国的耿弁家族,最终也为刘秀和他的帝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遂与汉俱兴亡"。

不能不说,这也与功臣家族,感念刘秀等东汉帝王的功劳,有着至深的关系。

而宋人对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和优待文人、善待帝国子民的回报,便是在1279年的崖山之战中失败后,十万军民最终集体战死或跳海殉国,从而谱写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曲慷慨悲歌。

所以,杀不杀功臣,行王道还是霸道,所得到的回报抑或报应,终将在一个帝国的灭亡时刻,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

这就是:最后的审判。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