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分别是谁?他们都有哪些战绩?

2025-03-14 09:02  360kuai

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分别是谁?他们都有哪些战绩?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多少儿女情长,都付笑谈中!熟读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作为一个中国人,这短短的百年时间,总有着挖掘不完的话题,而每一个话题都是中共人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可以说,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的篇章。

谈起这段历史,无论是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都对其进行了精彩的刻画。大家都知道,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无论是文臣武将,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流传度最为广泛的。

比如:蜀国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并改造连弩,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乃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和智者的代表人物诸葛亮;魏国则有奇策善谋、在曹操和曹丕病逝后,多次征伐有功,两次率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的谋略家司马懿;除了魏蜀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家之外,东吴也有一位能力与诸葛亮、司马懿相差无几的谋臣,这便是被孙权誉为有"王佐之资"的周瑜。

除了谋臣方面,魏、蜀、吴三国也有诸多绝世猛将。吴国有甘宁、太史慈、周泰等;蜀国则除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将之外,还有魏延和姜维。在三国武将方面,蜀国五虎将的形象着实令后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关羽、张飞、赵云和马超,不是其他武将所能比的。

然而,乱世出英才,虽说刘备的五虎将厉害,但曹操麾下也有可以与之相抗衡的五子良将。虽说在名声方面不如五虎将大,但是武力和战绩方面却是丝毫不亚于蜀国的五虎将。

而这五子良将,则是跟随曹操东征西讨、南征北战,被陈寿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的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

在曹操麾下,"五子良将"每战必身先士卒,战力惊人,攻时陷阵,退时断后,成为曹魏时期的主力战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1、前将军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

张辽,原本是丁原部将,后跟着吕布转投董卓帐下,董卓死后便追随吕布。吕布败亡后,在关羽的影响下,张辽归属了曹操。

在曹操讨伐乌桓时,作为主力先锋的张辽,率军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公元215年时,孙权亲率十万人围攻合肥。而驻守合肥的正是张辽,但此时他仅有七千守军。面对数倍于己的吴军,张辽并没有退缩,而是组织了一支八百余人的敢死队,并亲自率队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

孙权大惊,被迫退至高地,持戟自卫。张辽如入无人之境,率军击溃吴兵,还差点活捉了孙权。经过此战,张辽威震江东,使得东吴孙权不敢再对合肥有半点"非分之想"。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战还诞生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典故"张辽止啼"。《魏略》:张辽为孙权所围,辽溃围出,复入,权众破走。由是威震江东。儿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辽恐之。

2、右将军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人!

据史书记载,乐进是个貌不惊人的矮个子,但是胆识过人。在曹操起家阶段,他凭借在家乡的威望募得千余壮士,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公元194年,乐进率军便击溃吕布于濮阳;198年,败张绣、围困吕布于下邳;199年,在小沛击败刘备。

在这之后,作为曹操麾下嫡系将领,乐进每战都杀敌陷阵,勇猛无比常为,先锋将领。后与张辽镇守合肥,与张辽和李典一起,以区区七千士卒挡住了东吴孙权的十万大军,甚至到最后还差点活捉了孙权。

3、左将军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人!

他原本是鲍信部将,鲍信战死沙场后,便在王朗的牵线下结识了曹操,被拜军司马。公元196年,于禁领部下击败了前来偷袭的黄巾军,并斩杀了黄巾军大将黄邵,迫使黄巾军全部投降。

公元197年,张绣背叛曹操,趁曹军不备发动偷袭。慌乱中,曹军中的青州兵趁乱打劫,因为敢于攻击不守军纪的青州兵,且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因此于禁被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198年,追随曹操击败张绣,且擒吕布于下邳。

但可惜的是,在公元219年,关羽攻打樊城时,因天气缘故,于禁所率的七军遭水淹被关羽俘虏,为了保全士兵性命,被迫投降。之后,吕蒙击败关羽后,他便辗转来到了吴国,虽说之后被孙权遣返回魏国,但却遭到了曹丕的羞辱,于公元221年,在拜谒曹操墓后,抑郁而亡。

4、征西车骑将军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人!

早年追随袁绍,曾率兵击溃公孙瓒,官渡之战时感觉袁绍不是明主,便投降了曹操。之后便跟随曹操,建功立业,功勋卓著。

其作战风格以兵法善变著称,每次作战时善于利用地形,其兵法谋略可与"汉初三杰"的韩信相当。建安二十三年,跟随主帅夏侯渊在汉中定军山迎战刘备。数月后,主帅夏侯渊战死,此时张郃代理主帅。在他的带领下,魏军安全撤退,避免遭受全军覆没的境遇。

公元231年,诸葛亮出祁山,第四次北伐。此战,魏军则由司马懿和张郃率领,因初战不利,司马懿让魏军全线转入防御态势。不久,蜀军因粮草供应不济,只得撤退。这时,司马懿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竟让张郃率军去追。不得已,张郃遂领兵追击,结果在木门谷中了蜀军的埋伏,被乱箭射杀。

曹操曾评价其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5、右将军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人!

五子良将最后一人便是右将军徐晃,虽说徐晃不是曹操的嫡系,但却是曹操麾下不可或缺的一位战将。他先后击溃过马超和关羽,可以说,若不是他,关羽很有可能早已攻占了许昌,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曹丕称帝一说了。

在追随曹操多年的沙场生涯中,他参与了徐州之战、官渡之战、冀州征伐、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关中征伐、汉中之战等数次重大战役中。因其不但勇气过人,还颇有智谋,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可以说,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在曹军阵营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曹操要进攻,需要有人冲锋陷阵时,他们上!军队吃了败仗,需有有人断后时,还是他们上!相比于蜀国的五虎上将,五子良将远没有达到家喻户晓的境界,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五人的存在,才为曹魏集团一统天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魏书》《资治通鉴》《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