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灭亡是由于文官集团失去宦官集团的制衡导致的吗

2022-06-11 14:39     360kuai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在煤山上临死前感叹"若魏忠贤在,时事必不至死。",似乎告诉大家如果大太监魏忠贤还活着,还有权柄,明朝断不会亡。其实这是一个误判。魏忠贤在,也许当时的崇祯或者说明朝暂时还在,但是整个明朝的灭亡不会因为宦官集团的所谓制衡就长期存在。制衡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况且这个宦官集团本身也不怎么样,其危害也甚重。明朝的灭亡的根本原因还是吏治腐败对社会生活各个层面造成的慢慢侵蚀,最终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一、先说说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

明朝的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因为胡惟庸案、郭恒案等开始了对文官集团的不信任,其策略是压制文官集团,最大的改变就是不设丞相,并设置锦衣卫监督百官。但是,后世皇帝不可能像明太祖那样勤勉,到永乐时就逐渐形成了内阁制。起初内阁是顾问身份,后来地位易受尊崇,初时文官集团内部,内阁与以吏部为首的六部尚能形成制衡,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基本可以压制六部。明朝的制度设计,使得即使如张居正等权臣也很难威胁皇权,终明一代,文官集团面对皇权,都是处于任其宰割的地位,这也就导致了文官集团会抱团对抗皇权。文官集团自命清流,掌握着儒家礼教,加之明朝皇帝对文官相对放任,杀伐较少,所以导致明朝文官集团的一个特点"不怕死"或者叫以死"博清名"。所以到明宣宗时期,皇帝开始让宦官学习知识以限制内阁,出现了第一个垄断权力的宦官王振。明朝的宦官集团是完全依附皇权的,皇帝也依靠宦官集团对文官集团进行制衡,所以明朝出现很多奇怪的太监职务,什么司礼监掌印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镇守太监、监军太监等。到了明朝的中晚期,尤其是东林党人与宦官的争斗,上演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格局,也直接导致了明朝积贫积弱,朝局败坏。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