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十年不上朝国家没事,崇祯勤政十七年,为何大明却亡了!(4)

2024-09-02 06:22  360kuai

万历时期大明虽然不是风调雨顺,但自然灾祸比较少,同时他们有张居正的改革,积攒了不少粮食,即使出现自然灾害,朝廷有足够的粮食去救济百姓,这样百姓就不会因为生活困顿而造反。

崇祯时期,大明是灾难频繁,首先是战争很多,这导致百姓的税收负担很重,同时,自然灾害也很多,连续出现旱灾、洪灾、蝗灾、地震、雪灾等自然灾祸,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导致大明"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崇祯拿不出钱粮救济百姓,百姓生活难以为继,所以只能铤而走险起兵造反,崇祯的大明也亡在了农民起义军手中。

四、崇祯接手的大明是个烂摊子

万历接手的大明虽然也不强大,但有张居正的改革,它又呈现了中兴之象,逐渐强盛了起来,但崇祯得到的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烂摊子,朱由校是个木匠皇帝,整天忙于木匠活不理朝政,这让魏忠贤大权独揽,将朝堂弄得乌烟瘴气、腐败不堪,导致国内矛盾严重,国库空虚,百姓苦不堪言。

后金的崛起,还让大明有了一个强大外敌,萨尔浒一战将大明为数不多的本钱输光了。崇祯当皇帝时,大明已经无可救药了。同时,崇祯本人的性格也有很大问题,这让他的政策不连续,大臣也不信任他。君臣不同心,大臣不愿为国考虑,所以即使崇祯再勤政,也救不了将亡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