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独角兽估值为什么集体缩水了?泡沫破灭,科技独角兽们入寒冬(2)

2022-06-06 14:50     钛媒体APP

而那些已经上市的前明星"独角兽"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根据Mindmatters统计,在美国公开交易的140家昔日明星"独角兽"中,过去六个月内股价暴跌30%-90%。报道指,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明星企业在报告期内面临巨额亏损,包括Uber(亏损总额291亿美元)、WeWork(122亿美元)、Snap(87亿美元)、Lyft(85亿美元)和Airbnb(64亿美元)等。

在国内,依图、云从、格灵深瞳、ofo等"独角兽"企业估值缩水、深陷资本泥潭的故事,已被行业内所熟知。而估值88亿美元的医疗独角兽"平安医保科技",最近也证实裁员优化,同时传出业务资产变卖的消息。

一个最新的案例是,昔日的明星独角兽,"中国版Twilio"、国内智能通讯云公司"容联云",由于陷入欺诈行为危局,走下神坛,市值暴跌,投资机构也紧急抛售。

2021年2月,三年(2018-2020年)亏损8亿元、"中国SaaS企业赴美上市第一股"容联云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大涨200%,总市值达79亿美元(约合506亿人民币)。

随后股价剧烈波动,股价表现不佳。除了官方自称的资本市场风险下移、中概股环境、以及自身业绩持续亏损等因素外,一个更大的原因是:容联云可能存在欺诈行为。

今年5月3日,容联云被公司自己的审计机构--全球巨头毕马威的中国公司警告,可能存在与瑞幸类似的欺诈行为。随后,毕马威宣布辞任。容联云则宣布更换独立董事,并成立一个独立的特别委员会,来调查不当与交易违规行为。

容联云称,去年第二季度收入的5%-10%和第三季度收入的15%-20%可能受到影响。这相当于大约8000万元的虚假销售额,使该公司此前公布的这两个季度40%-50%的增长降至15%-35%。

上个月28日,纽交所向容联云下发问询函,要求尽快提交公司2021年财报,以及这次交易违法行为的未决内部调查结果。而纽交所将密切关注其状态。一旦没有按时提交年报或状态存疑,容联云可能将被启动停牌和退市程序。

截止6月4日,容联云股价暴跌至不到1美元,市值跌到1.38亿美元(约合9亿元),相比最高位跌出80%以上。

受此影响,其投资者们也着急了。根据Wind数据显示,作为公司天使投资人,红杉资本在上市一年半期间,抛售了容联云2500多万股,持股比例从上市时20.75%,如今仅持股8%左右。

夸大销售额引入资本、巨额亏损、过高估值、行业泡沫尽显、没有稳定可持续的盈利模式、PPT融资......这些都成为投资人对于"科技独角兽"的质疑,也是"独角兽"企业跌落神坛的重要原因。

如今,资本对于"独角兽"的投资在放缓。CB Insights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仅诞生了113家独角兽公司,环比(2021年10-12月)减少15%;而今年1~3月,全球整体的融资额为1439亿美元,比上季度减少19%;单轮融资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规模总额仅736亿美元,环比减少30%。

总部位于上海的投资机构Yiti Capital副总裁Devin Liu表示,今年上半年,大多数投资交易都被搁置了,投资者对高估值越来越警惕。

而这种所谓"独角兽"的估值缩水贬值的问题,已经影响了风险投资行业。

深圳私募股权公司同伟创业在最新财报中称,2022年一季度收益暴跌近78%,原因是其投资组合公司的估值下降。

作为阿里和滴滴的大股东,日本软银集团发布2021财年财报数据显示,他们在一年之内巨亏900亿元人民币,而旗下风投基金愿景基金的亏损额,更是达到1400亿元。

6月初,知名投资机构老虎环球基金也宣布,今年的亏损达到了52%,较截至4月份的44%的亏损进一步扩大。

有投资人对钛媒体App表示,VC(风险投资机构)越来越担心资金紧缩,会降低企业估值。尤其成长为"独角兽"的初创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以前期亏损换规模为主导,收入前景暗淡。而随着业务环境和融资环境日趋严峻,企业淘汰的脚步声也许正在逼近,中国独角兽公司面临"筛选潮"。

一个现象是科创板的变化。近日证监会发布多份公告显示,其重视投资者的权利保护,正在加强对科创板IPO的实际业务和经营状况。目前依图、激光雷达独角兽"禾赛科技"、语音AI 独角兽云知声、农业无人机独角兽"极飞科技"都面临巨额亏损情况,最终均撤回了科创板IPO申请。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