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建立后,应该“以文治国”还是“以武治国”?这个很重要(3)

2022-12-11 15:59  360kuai

而我们,也能从赵匡胤的治国方式中看出,他是一个十分善于思考且善于创造的皇帝。他本身就是武将出身,知道一个武将如果产生了反叛心思,对国家将会有多么大的影响。所以,他在建国之后,就开始举国崇尚文人。但是,也正是因为赵匡胤独特的治国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国人的性格。

武人行兵打仗必须要有"监军",以防止叛乱,而且,在打仗期间,武人必须按照固有的阵图去排兵布阵,如若不从,赢了还好说,大家相安无事。输了的话,武将直接背锅,轻则降职,重则杀头。由此,武人放不开手脚打仗,战事自然输多胜少,思想上,武人就没有了地位。

以至于,宋朝就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不以战功为荣的国家,甚至,还出现了"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顾名思义,就是:"做人不要去从军,做铁不要去做针。"有这句话,我们就能够深刻的了解到兵将在宋朝的地位,简直是低得不能再低了。

可以说,在宋朝时期,不管将军在战场上立了怎样的功劳,在回国之后都不可能与朝中相同等级的文臣并驾齐驱。说的更加直白一些,可能一个将军带兵数十万收复幽蓟十六州,也比不上一个文人科举中榜来的荣耀。正是因为文人和武者之间的不公平待遇,使得越来越多的男子开始崇文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