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去世后,李世民的朝堂里还有能谏之人吗!

2024-04-09 15:42     360kuai
魏征原来是太子李建成的幕僚,只是因为太子犹豫不决,没有采纳魏征的意见,才最终在玄武门之变中遭受杀身之祸,被李世民抢了先机,而魏征也被俘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因为李世民很欣赏魏征,于是赦免他,而魏征也依然保持着个人风格,敢说敢做,成了一代谏臣,可以说,在李世民的朝堂上,魏征是最大胆的一个人,有什么话都敢直言相谏,而李世民因为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要树立个人善于纳谏的形象,便一直容忍下来,这样一来,魏征与李世民之间便成就了一段佳话。

公元643年魏征去世后,虽然也有一些大臣会给李世民提意见,可是这时期的李世民已经开始摆脱魏征的束缚,放飞自我了。因此,到了贞观后期,李世民已经开始穷兵黩武,政治下滑,老百姓生活负担日益加重,而李世民过于自负,也越来越听不进别人的谏言了,后来,刘洎因为被诸遂良暗算被李世民赐死、魏征因为张亮谋反事件,死后墓碑被推倒,导致朝堂之上"群臣莫能谏"。

这个时期的朝堂之上,是长孙无忌和诸遂良的天下,而这两人都不是善谏之人。对此,李世民应该非常清楚,虽然他自己曾经评价过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善避嫌疑",知道长孙无忌从来不谏,却对他说:"人苦不自知其过,卿可为朕明言之",结果得到的自然是谀词"陛下武功文德,臣等将顺之不暇,又何过之可言!"。而对诸遂良的评价是"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人自怜之。"这个评价确实很真实,据《旧唐书》记载:"时频有飞雉集于宫殿之内,太宗问群臣曰:"是何祥也?"对曰:"昔秦文公时,有童子化为雉,雌者鸣于陈仓,雄者鸣于南阳。童子曰:得雄者王,得雌者霸。文公遂以为宝鸡。后汉光武得雄,遂起南阳而有四海。陛下旧封秦王,故雄雉见于秦地,此所以彰表明德也。"太宗悦曰:"立身之道,不可无学,遂良博识,深可重也。"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