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市场火热:政策护航下企业纷纷布局 行业盈利困局仍待解

2022-06-03 10:25     新京报

"(储能)太火了。"

近日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多位产业人士对于储能行业近年形势不无感慨。

政策层面的支持与导向文件频频推出。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此前提出,新型储能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向贝壳财经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2021年4月后储能相关政策出台,提高行业发展预期,储能指数全年表现超过了90%以上公募和私募基金的表现。

储能之所以必要,取决于新能源发电的特性。相较传统能源,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普遍存在间歇性、波动性问题,与用电负荷并不匹配,因而需要储能承担削峰填谷、保障电网稳定的作用。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未来随着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为了维持电力供应稳定,对于配套储能系统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预计届时电力主要成本将集中在输配侧。

不过,在备受政策与市场关注的背后,储能的商业模式尚待完善。未来,储能降本之路怎么走?

政策护航下储能迎发展大年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方案》将新型储能定位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

林伯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当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发电总量中占比还较低,有其他能源可以提供支持,对于电网稳定性的要求相对不高,"随着未来新能源的发电量占比提高,为了维持电力供应稳定,对于配套储能系统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