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喜欢明朝历史的朋友,都有这么一句口头禅,"不和亲、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国君死社稷"。和亲是一种具有政治目的的联姻,明朝确实没有对外和亲,不过明朝初年,朱元璋、朱棣在位期间,曾想和一个国家和亲,不过却被对方拒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和亲是一种政治手段,通过联姻的方式,与其他政权增进互信,结成政治同盟。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虽然推翻了元朝,但蒙古人依然盘踞在北方地区,时刻威胁着大明江山。朱元璋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于洪武二十二年向当时占据朝鲜半岛的高丽政权提出"和亲"的要求。
在历史上高丽政权与元朝关系密切,明朝建立后,高丽政权虽然最初想明朝臣服,但之后两国关系一度恶化,高丽甚至再次与北元联络。为了改善与高丽政权的关系,朱元璋在诏书中表示"我这里有几个孩儿,恁高丽有根脚好人家女孩儿,与将来与我做亲"。
朱元璋诏书里写的很清楚,他要的不是那种"贡女",而是想然让自己的儿孙与高丽上层贵族女子联姻。当时高丽很重视,派出使者到南京商谈,但很快高丽王朝就被推翻了,第一次和亲计划也随之宣告结束。但朱元璋并不死心,在李氏朝鲜王朝建立后,再次提出与朝鲜和亲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