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阳:独裁再现还是王者归来?——超越刻板印象的小马科斯和菲律宾大选

2022-05-31 07: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史阳】

经过十多天的手工计票和确认,5月25日菲律宾参议院、众议院联合议事,确认并宣布总统选举结果,费迪南德·罗穆亚尔得斯·马科斯(Ferdinand Romualdez Marcos, 又称Bongbong Marcos Jr.)获31629783票,其搭档萨拉·杜特尔特(Sara Duterte-Capio)获32208417票,两位正式赢得2022年菲律宾总统、副总统选举。

2022年菲律宾大选,终于落下帷幕。

选举结果本身丝毫不出人意料。

自2022年2月8日菲律宾选举署宣布开启竞选季以来,连续3个月各种机构的民调大都显示小马科斯的支持率在10位候选人中遥遥领先,一直都在50-60%,最接近他的莱尼·罗布雷多也只有他的一半甚至不到。其实从2021年底候选人选出炉以来,最近半年的民调都是如此势态,小马科斯的优势明显且稳定。

若说有出人意料的部分,那就是:小马科斯赢得实在是太多了,他开创了历史。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菲律宾大选包括中央政府、国会两院、省市两级政府和议会的选举,总统选举是权力游戏的王冠,但议会选举、地方选举也是各政治派系权力游戏的重要部分。

总统选举采取一轮制,总统、副总统分开选举,都是多位候选人中的简单多数者获胜。于是一些总统候选人、副总统候选人还可以结对成搭档,一起举行造势活动、相互利用对方影响力提升自己的支持率,不过也可能出现最终选出的总统和副总统恰好是政敌。

历年来,若能获得30%的选票,基本就锁定胜局;如果能获得35%,那就是高票当选。2016年,杜特尔特展现出人气之王、民心所向的气势,以39%的得票率当选,一举开创得票率历史记录。没想到六年之后,就被小马科斯突破了,得票率居然至少高达58.8%--这一新高度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刷新历史"来形容,而是直接让菲律宾大选记录进入一个历史新维度。

看到这样的结果,不少菲律宾精英和西方媒体的评价难掩失望和不屑,"虽然不得不接受他赢,但这家伙怎么能赢这么多?"一时间,"独裁归来"的忧虑言论四溢,把他塑造成为"独裁者之子""独裁者2.0"行将复辟的形象。过去几天,更是冒出很多揶揄他胜选的说法:

他是独裁者的儿子,善于玩弄概念,把父亲的独裁统治的"黑历史"洗白为"黄金时代";

他和他的团队特别擅长且积极使用社交媒体,特别是TikTok等短视频平台,从而成功地给选民洗脑;

选民中年轻人特别多,没有经历过40多年前他爸爸独裁统治之苦,所以很容易就被"忽悠";

他的家族当年巨额贪污、盗窃国库,有巨资去撒钱收买人心,直接买票、找人做票、操纵选举;

他是政治家族二代,一直在宠溺中长大,就读国外名校但正经文凭未到手,能力堪忧,只是他母亲伊梅尔达一心想让家里再出一个"马科斯总统",所以家族力量全力赶他上架而已。

这些言论不一而足,直击菲律宾选举的长年流弊,被称作"3G选举"(Gold Gun Goon),充满了金钱收买、选举暴力、帮派拉锯,是各大政治家族昂贵而华丽的游戏。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缺陷,即都无法回答一个问题--

上述指责小马科斯做的那些事,包括买票、社交媒体等,其他候选人也都可以做,他们并不真缺做那些事的金钱、人力和能力,但是为什么只有小马科斯最终做成了?小马科斯比别人还多一个独裁者父亲作为负面资产,但为什么他依然能做成,并且还做到了创造历史的程度?

当地时间5月7日,菲律宾马尼拉大都会帕拉纳克市,菲律宾总统候选人小马科斯的支持者走上街头。(图自澎湃影像)

要回答这些问题、解读小马科斯的成功,必须穿透对菲律宾总统选举的刻板印象,去认识菲律宾政治的本质属性,从而也能理解未来小马科斯治下,中菲关系会走向何方。

刻板印象之一:是"民主橱窗",还是庇护制下家族政治的权力游戏?

因为一个多世纪前美国殖民者为菲律宾设计和构建了民主制度,所以很久以来菲律宾被认为是"民主橱窗"。

菲律宾总统、国会两院以及地方政府和议会选举,在程序上和西方选举有颇多相似之处,于是"美式民主亚洲特供版"经常成为菲律宾政治给人的刻板印象。旁观菲律宾大选时,很容易从政党、政纲、口号、选举形象、选举策略、造势活动等角度进行思考分析。

然而在笔者看来,菲律宾政治的实质仍是传统庇护制政治文化背景下,各个政治家族由家族内的强人主导进行纵横捭阖、分配利益的家族政治;在这一核心之外,再包上了一层薄薄的"美式民主"外衣而已。

庇护制,或恩庇侍从制,作为东南亚地区悠久的政治文化传统,是菲律宾政治的底色。全国各个地方都有一些富裕、强大的家族主导当地的政治、经济,民众则服从地聚集在这些家族的羽翼之下,家族为民众予以保护,民众支持家族做官经商,于是就形成了菲律宾全国政治家族林立的状态。

无论是中央的总统、副总统、内阁阁员、参议员、众议员,还是地方的省长、市长和议会议员,大都出身于政治家族,他们竞选时最好的名片就是他们的姓氏--说明他的出身和背景。民众选举很多时候并非是选某个特定人物,而是在选某个姓氏。

所谓的美式选举民主,只是方便了各地民众向庇护自己的当地政治家族,直接用选票来表达服从和支持。总统选举的结果是各个政治家族决定的,控制着各个地方的中小政治家族与有实力问鼎中央的大政治家族进行连横合纵,结为联盟,分享权力利益。

同样,威权主义,或者说强人政治,才是菲律宾政治的理想形态,是劳苦大众的民心所向。

这看起来有违"菲律宾是民主国家"的常识,尽管一百年前美国为菲律宾建立民主制度,但这根本敌不过千百年来菲律宾社会文化中的威权主义传统。

殖民时代之前的菲律宾社会是由沿海平原、河谷流域的一个个村镇组成,名叫巴朗盖(Barangay)。村镇首领叫大督(Datu),由各地最强大的家族代代世袭,掌控当地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大督统治一切的政治传统不会改变,能变的只是旧大督被新大督取而代之。这就形成了威权主义的权力构架,并深深植入菲律宾社会的传统文化中。

16世纪中叶后,西班牙、美国先后殖民菲律宾,当地神话传说中出现了大量的他加禄之王、卡皮奥之王等故事,多数人都相信并期待,一位"天降猛男"横空出世,带领民众推翻西方殖民者的统治,建立安居乐业的理想王国,民众能快乐地享受这位王者的恩泽庇护。纵观历次反西、抗美的民众起义,究其根源,起事者大都利用了这种社会心理作为动员民众的最有效工具。

虽然现当代受西方式教育的社会精英对此不屑,纵然美式民主价值观的说教进行了一百年,但仍无法动摇普通民众对"天降猛男"的渴望,甚至是再说教一百年可能也无济于事。因为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传统决定了他们现实中的政治选择;任何外来输入的价值观和思想理念,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有所影响,可能被一小部分人奉为圭臬,但它并不会改变一个民族为自己选择的长期道路。

菲律宾民众在票站排队投票(图自菲媒)

弄清楚菲律宾政治的底色,就不难理解菲律宾大选。

菲律宾大选的投票率在全世界一直名列前茅,长期达到80%以上,本次大选更是有望达83%;作为比较,西方国家大选投票率能到50%就算高的了。

为什么菲律宾民众对于选举有如此高的热情?有人说是因为贿选、买票盛行,众多贫苦百姓借机将自己手中的选票变现。在笔者看来,这是倒因为果了。

庇护制文化使得政治家族和当地民众成为彼此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于是政治家族可以充分动员自己势力范围中的民众,动员的手段就是提供有效、有益的庇护,提供现金、物资收买人心乃至对选票明码开价就不难理解了,民众也会积极发挥服从、支持的作用。这样各地政治家族就能有效地指挥民众,将票投向明里暗里与自己结盟、共享利益的家族的候选人。

华人称政治家族在当地的动员人员为"桩脚",本次总统选举投出的五千多万选票中,有相当部分是无数家族通过其桩脚运作的结果。

因为能够指挥得动自己庇护的民众,所以竞选人可以以此为筹码与其他政治家族合纵连横。

2016年大选,北方吕宋岛伊洛哥地区的马科斯家族,与南方棉兰老岛达沃地区的杜特尔特家族,就实现了南北合作。虽然杜特尔特和小马科斯分别竞选总统和副总统,并和各自的副总统或总统竞选搭档结对,但双方都推动自己的支持者、支持自己的各地中小政治家族,不仅投自己,还要投对方,于是实现了南北合作。最终杜特尔特高票当选,只是小马科斯惜败罗布雷多。

今年大选,小马科斯和萨拉·杜特尔特直接结为竞选搭档,于是成就了史诗般成功的南北合击。除了各自的根据地,萨拉在支持小马科斯的北吕宋大赚,小马科斯在支持萨拉的棉兰老亦是丰收,成就了各自的高票。

此外,小马科斯也积极团结了前总统阿罗约的力量。阿罗约卸任后曾遭继任者阿基诺三世的清算入狱,杜特尔特将其释放后一番运作,阿罗约才重回政治舞台、任众议院议长。阿罗约也投桃报李,一般认为正是她协调、撮合了小马科斯和萨拉凝聚合力,从而避免了两人直接竞争。类似地,小马科斯也与前总统埃斯特拉达实现结盟,因此埃斯特拉达之子此次也选上了参议员。

总之,小马科斯团结了在中央政府有影响力的政治家族中的多数,相当于由他直接或间接庇护的民众极大扩张,从而赢得高票。

而没有与他结盟的政治家族中,最有名的应该是阿基诺家族。一方面,双方是宿敌,马科斯军管时对阿基诺的迫害、阿基诺上台后对马科斯的清算交织在一起成为难以调和的历史积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阿基诺家族最主要的继承人,无子嗣的前总统阿基诺三世已然离世,阿基诺家族进入后继乏人、前景不明的困难期。

刻板印象之二:是"独裁者之子",还是务实的政治家?

本次大选,小马科斯最大的难题就是他有一个公认的、被写入教科书的"独裁者"爸爸。这是一笔巨大的负资产,以至于他直接被安上"独裁者之子"的帽子。

他的对手是由一群以"民主派"自居的社会精英,民主派以中产、西化、高知为特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图腾,即1986年的"人民力量运动"。

它是一场被定义为"民主革命"的街头运动,以阿基诺夫人一派为中心,民众在宣传鼓动下走上街头,最终引发军队倒戈,执政21年(1965-1986)的老马科斯被推翻并黯然逃离。积极参与该运动的政治家族和势力,有的轮番上台执政,有的分享了马科斯家族离去后留下的政治红利。

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菲律宾当代史上的民主丰碑,成就了民主派或改革派,他们继承了该运动的精神和衣钵,自诩保卫人民的权利,称小马科斯若胜选就是"独裁卷土重来"。

翻开菲律宾的历史课本和学术著作,很容易发现民主派掌握了当代菲律宾的历史叙事和主流话语,军管(martial law)、独裁(dictator)这些词已被牢牢捆绑在马科斯家族身上,一说到马科斯家族就称其为盗窃国家、中饱私囊、穷奢娇纵的罪犯。

西方媒体对小马科斯上台的一些报道截图

在小马科斯胜选消息出来之后,菲律宾左翼阵营的代表--菲律宾大学学生会中即传出声音,号召学生举行罢课以示不满,这显然是有人想复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历史记忆,当时菲律宾大学师生曾走在抗议老马科斯军管统治的最前沿。

但问题是,这些主流政治话语、历史叙事的负面评价,与今天选票的真实流向完全南辕北辙。小马科斯的反对者只能用"洗脑成功"去强行解释,讲述泡在历史污水中的小马科斯是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蒙蔽年轻人实现咸鱼翻身的故事。

但为什么掌握了主流政治话语和历史叙事的民主派,并没有成功将3100多万小马支持者洗脑呢?

这是因为,菲律宾其实有两套历史叙事。

上述那套政治话语是民主派构建的,是"来自上层的历史叙事"。如果摒弃价值观的好恶,而从一个较长的历史维度来看"人民力量运动",其实它只是菲律宾再传统不过的家族政治斗争活动而已,它本质上依然是政治家族年复一年权力游戏的一个片段,只是被冠以民主之名。

一场民主大戏以马科斯的倒台为结束,但这之后并非由人民当家作主,依旧是政治家族的走马灯,既有影星、艺人、体育明星纷纷当选从政,成为传统政治家族的人气好搭档;又有毫无执政资历的纨绔子弟阿基诺三世,只因其父母的民主光辉,而成为总统二代。

从1986年到2016年,从中央到地方,越是民主光辉闪亮、越是演讲激情澎湃、越是人气爆棚明星的领导者,执政成绩越是乏善可陈;而那些执政有效、口碑较好的领导者,往往还是出身老牌政治家族,因为他们更有行动力、执行力,他们知道普通民众需要什么。

但民主派占据了价值观和传媒机器的优势,得到了国际上自由主义潮流的加持,把这段历史包装成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并不断地用"民主""正义"来构建其自身执政的合法性,用"独裁""犯罪"去解构老马科斯乃至马科斯家族。民主派的历史叙事更加强调价值观,强调做什么才是对的,同时又非常需要树立起反面典型,这样才更能让自己坚若磐石。这种上层历史叙事不仅在菲律宾媒体上流行,还得到了西方自由主义传媒机器的背书,成为了美欧学者研究当代菲律宾社会和历史的经典范式。

近年来,这套民主与独裁、正义与犯罪的历史叙事,还从老马科斯蔓延到了杜特尔特身上。杜特尔特2016年高票当选,直接暴击了以阿基诺三世、马尔·罗哈斯、莱妮·罗布雷多为代表的民主派,此后民主派便把鞭挞重点,落在杜特尔特以禁毒之名行"法外杀人"之实、受到"国际法庭刑事指控"之上,这与当年马科斯享受的"践踏人权""绑架杀人""盗窃国库"有异曲同工之妙。

点击查看大图

欧盟批菲律宾杀毒贩,杜特尔特在一次公开发表谈话时直接竖中指回应:Fxxk you.

类似地,民主派将"人民力量运动精神"传承为对杜特尔特相对较强有力政府的各种批判,尤其是全菲知名新媒体拉普勒新闻网(Rappler)的主编玛利亚·雷萨,持续发挥自己曾作为CNN东南亚首席记者的传统艺能,各种猛批杜特尔特政府,最终荣膺诺贝尔和平奖。她在传媒战线上的成就无疑让民主派的思想理论、宣传实践和国际范儿道路都直上巅峰。

但是在另一套历史叙事中,相对于虚无缥缈的民主,菲律宾人民更喜欢面包,更喜欢能带来面包的强力领袖。

在很多民众眼中,老马科斯时代的确是一个强人领导、政绩斐然的"黄金时代",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有所发展、建设卓有成果、人民从中受益。今天在菲律宾的很多地方都有所谓的"马科斯大桥""马科斯大道"的说法,笔者在一些偏僻的地方也曾见过或听过。当地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老马科斯40年前的施政成绩,一直使用至今。1986年后民主派上台,30年来给人民带来的主要是"民主""正义",其他就乏善可陈了,以至于人们依然心心念老马科斯执政遗留下来的物理存在。

虽然民主派希望用观念、价值去改变现实,但是大多数菲律宾人民依然是在用现实去决定观点。于是,在民众中形成了一些朴素、沉默的看法,这些看法不会被高谈阔论,不会出现在马尼拉的大众传媒和西方知名媒体上,不会被书写在历史教科书和学术著作中,但在当地人中却心知肚明。

这些看法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套"来自底层的历史叙事":马科斯是否是独裁者,我们老百姓说不清,我们也不关心,但我们都认可,他是个强大的人,务实肯干、敢作敢当,帮助过很多人,现在他的儿子子承父业没啥毛病。这一套表述朴实无华,但却能以小见大:这种历史叙事不强调对错,而是强调是否有效,以收益、结果作为目标。

1965年,时任总统马科斯朝民众挥手,右二为小马科斯(图/BBC)

这两种历史叙事直接体现在今年大选中,并间接展现为对于国家发展的两种不同的态度。这从小马科斯和他的民主派对手罗布雷多的竞选口号可见一斑。

罗布雷多采用的竞选颜色是粉色,号称要掀起"粉色革命",对于中产、高知乃至LGBTQ群体有巨大的吸引力,造势大会上衣着光鲜的支持者们佩戴粉色丝带,汇聚成粉色海洋;她口才出众,演讲魅力十足,在玛利亚·雷萨的专访中口若悬河、谈笑风生,充分展现出律师出身的精英风采;她经常和三个女儿一起出镜,展现出强大的母性光辉,是成功女性的卓越代表。

她的竞选口号"Gobyernong Tapat, Angat Buhay Lahat",意为"政府正义,生活提升",用两个押韵上口的短句,着力强调民主派的杀手锏--我领导的政府具有正义性,不是犯罪分子的邪恶政权。

总之,罗布雷多将女性、人权、精英范儿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尽显高大上,非常符合西方选举中的经典样板人设。

点击查看大图

小马科斯与她相比,形象上亮点少、槽点多,除了"独裁者之子"这个历史包袱,他还一直被诟病没有获得正式学历文凭,暗示他就读欧洲名校靠的是金钱;他被指责不参加选举署举办的候选人辩论会,较少接受媒体采访,很少长篇大论,暗示他能力有欠缺,是个硬被扶起来的纨绔富二代;他的支持者很多都被认为是没知识、没地位的粗鄙民众,暗示他主要是靠愚弄和欺骗。

于是看起来,小马科斯按西方选举的标准并不起眼,应该不是罗布雷多的对手才对。

但是为什么小马科斯看似平淡无奇却能深入人心?其中的玄机可能藏在他的竞选口号中,他向民众提供了一套难以拒绝的全新话语。

他的官方竞选口号是"Sasama Tayong BaBangon Muli",意为"咱们一起,再次振兴",该口号另有一个变体是"Bansa Babangon Muli",意为"国家再次振兴"--这两个口号都通过首字母暗含了小马科斯昵称名字"Bonbong Marcos"的缩写BBM。

它强调"振兴"或"崛起",意思是改善国家和人民的生活,这本身不算特别;但他为了在口号中体现自己姓氏的首字母M,选了"再一次"(Muli)这个词,就是在应和前面提到的"来自底层的历史叙事",专门用于表达一套更为动人的话语--即菲律宾曾经繁荣发达过,民众曾经生活不错过,那就是在老马科斯执政的"黄金时代";民主派推翻他上台后乏善可陈,现在小马科斯将继承父亲的衣钵,希冀让菲律宾再次崛起。

点击查看大图

这套话语与特朗普的MAGA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向选民许诺要给他们一个更加伟大的经济、社会和国家。对于菲律宾民众而言,这是可信的,因为他的爸爸曾经真的做到过,所以可以给他儿子一次机会试一试。

小马科斯在话语层面的优势来源于民众对他的主观期待,更来自于他的客观素养。

20年前,笔者曾经在北京见过他,切身感受到他在菲律宾人中的受欢迎度。虽然当时马科斯家族毁誉参半,且影响力主要在北吕宋,但小马科斯已具有相当的社会声誉。很多普通菲律宾民众、甚至是公务员仍视其为偶像,他一到现场立刻被众人簇拥、争相合影留念,完全不是民主派口中千夫指的独裁罪犯之子的待遇。而且当场纵然众星捧月,他本人却保持谦和与低调,丝毫没有纨绔子弟的霸气和骄横。

也许是因为他有年少高贵却跌下圣坛、被迫赴美流亡、后来得以重返菲律宾、但又多年面对仇家官司和清算等一系列的坎坷经历,培养了他务实、成熟的作风。他先在北吕宋地区进行过行政施政的锻炼,然后又作为参议员了解马尼拉的中央政治。

与此同时,马科斯家族也是成熟而坚韧。母亲伊梅尔达1965年参加老马科斯的助选工作后,一直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甚至曾竞选过总统,在跌宕起伏的几十年中积累了大量经验,特别是锤炼了坚强的意志品质。他的一姐一妹也都从政,执掌省长、参议员等职位,在地方和中央都有政治经验。今年选举中,小马科斯长子、外甥分别选上众议员等公职,第三代也已登上权力舞台。

这些要素累加在一起,使得马科斯家族成为了菲律宾最成熟、老练的政治家族之一,小马科斯本人也极可能成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事实上,自马科斯家族1990年代重新执掌北伊洛哥地区以来,一直都与我国保持合作关系。不仅当地有很多我国企业的项目,进行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专门在其治下的拉瓦格市开设了中国领事馆,甚至建立了直航航线。在一个三线城市开领事馆是很少见的,这显然是为了能够加强当地的中菲政经交流,引入中国游客、带来中国项目。由此可见,马科斯家族是有眼光和行动力的。

结语

展望未来六年小马科斯的执政,有理由相信,他是务实而成熟的,他知道自己需要做的是什么:他清楚民众期待领袖能给予什么,所以他会更加关注内政稳定和民生发展;他也清楚民众一直在期待一个怎样的领袖,所以他可以放心地去表现出自己是强有力、甚至是铁腕的领导人;他清楚他的目标不只是这六年,他还要让自己家族能够长期保持在权力游戏的中央舞台,所以他需要向民众证明自己的归来绝非昙花一现。

杜特尔特开启的"大建特建"基础设施建设、铁腕打击犯罪维持社会安全,对于菲律宾民众是有利的,也有助于小马科斯向民众展现自己就是他们所需要的那个"天降猛男",所以某种程度上他会积极继承一些杜特尔特的政策。

今年大选萨拉愿意主动退让、转去副总统选举,势必意味着马科斯家族和杜特尔特家族对于六年后、乃至十二年后的政权更迭已经有所谋划和安排,菲律宾历史已经开启了一个"杜-马合作时代",这个时代顺应了菲律宾民众对于强人政治的呼唤,也验证了菲律宾政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从1986年民主派推翻老马科斯威权统治而上台,再到2016年威权政治人物上台、并在2022年得以延续,这可能是用真实历史证明了:

对于一个人口众多、国力贫弱、社会松散的第三世界国家,西方传授的民主价值观看起来很美,但实践后民众会发现只是广告吹得好,西洋人的玩意儿还是水土不服;民众会回归传统,用民主的选票呼唤出强有力的领导者,他们乐意于在家族政治的框架内接受其庇护;民众毫不理会对方是否是独裁者之子,他们只是期待真正的王者能够归来。

对这一出在南海对岸领国上演的权力游戏,中国观众最关心的莫过于这位新领导者到底是"亲华"还是"反华",但这种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显然与复杂的真相相去甚远。

就小马科斯和马科斯家族的经历和经验,他和他们是"知华"的,并且有意愿、有能力把他们的菲律宾立场和"知华"结合起来。

他懂得菲律宾积贫积弱,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手中资源有限;他懂得中国作为东盟和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拥有有助于菲律宾发展的充足资源,拥有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能力;

他懂得杜特尔特政府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具体收获了哪些实际利益,甚至能做到在离任时保持历史最高支持率;他懂得《菲美共同防御条约》《访问部队协议》对于维护菲律宾安全、保持菲美关系的必要;

他懂得在华盛顿开的东盟峰会只给东盟十国撒了一亿五千万美元,人均不过一块多人民币;他懂得美国对他的家族,既曾坚定支持,也曾果断抛弃,还弄出了很多官司来穷追不已、堵截上门;

他懂得"南海仲裁案"的结果既没有实际作用,但又可以被用作某种筹码;他懂得菲律宾在亚太地缘政治中的地位,并希望充分利用好以便为国家和人民谋取实际收益,同时籍此奠定个人政绩和家族执政地位;

他懂得面对巨人需要长袖善舞,在外交舞台上充分吸纳外部资源,用来解决内政问题;他懂得作为一个小国该有的分寸,不能学喜剧演员在个人表演达到极致的同时,把国家折腾成彻底悲剧。

总之,相信他会努力去成为一个务实、成熟的政治家,这不只是为了个人功成名就,还是为了推选他的民众,也是为了他的家族和盟友。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