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时,在没有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邓世昌为何撞“吉野号”(3)

2024-09-21 08:22  360kuai

战至下午14时15分左右,日军舰队绕至北洋舰队身后,与正面的游击队成前后夹击之势。此时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受日军"吉野号"、"高千穗"等战舰集中攻击,船身多处受炮击,受伤严重,船身倾斜。"吉野号"见状后认为其已无法反击,打算驰援其他舰船。邓世昌见"吉野号"恃其船坚炮利便横行无忌,愤然言:"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决意以舰为弹,撞向敌舰与其同归于尽。邓世昌毅然指挥"致远舰"尽最后之力,全速冲向"吉野号",敌军见状大惊失色,遂集中火力向其攻击。最终,"致远号"经不住日军火力压制被击沉,舰上官兵除七名获救外其余全部阵亡,管带邓世昌本有机会获救,但毅然拒绝了前来救援的随从,并称:"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其所养爱犬游至主人身边企图阻止他,然邓世昌决计与舰共存亡,将犬首按入水中一同与舰上官兵250余人一同沉入水中以身殉国。

此役前后历时五个多小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世界海战史所罕见。最终,北洋舰队损失五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军舰队五艘军舰受重创,死伤官兵六百人。战况上我方损失虽比日军大,但并非完全战败。然李鸿章为保全实力,令北洋舰队撤回威海港内不准迎敌。这一命令无异于直接举手投降,日军在双方势均力敌情况下,轻而易举地获得了黄海的制海权。

甲午战争最终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结束,这也标志着清政府最后的垂死挣扎以失败告终,这之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然而这仅是一个开始,笼罩在中国人民头顶的黑暗才刚刚启幕。但是,丁汝昌,邓世昌之辈奋勇抗敌,不畏牺牲的精神也鼓舞了当时的中国人。若没有这些先辈们的牺牲,也不会有现在的平静生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