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因为支持司马炎灭东吴的想法,被派往边界荆州。羊祜发现,荆州不但百姓生活不安定,就连军粮也不充足。于是,他把对吴作战放在一边,首先发展地方事业:办学校,兴教育,安抚百姓,实行屯田。他把军队分成两半,一半巡逻戍边,一半开荒种田。结果很明显,没过几年就积攒了可用十年的粮食,而他刚到时,军粮都不够一百天。粮食是国家和军队的根本,有了粮食,荆州百姓安稳,社会安定,军队也有了底气。
对外,羊祜采取怀柔政策,实施攻心战术。在荆州边界,羊祜对吴国的百姓和军队很讲信义。每次交战,羊祜都先和对方商定交战的时间。大有春秋时期"仁"的特点。有一次,部下在边界抓到两个吴军将领的孩子。羊祜让人把孩子送回。后来,那两个孩子的父亲带部下一起投奔羊祜。打猎的时候,羊祜不许部下超越边界线。如果吴国人射中的禽兽跑到晋国境内,都会给送回去。羊祜的作法让吴人心悦诚服,尊称他"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