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隋炀帝之前皇帝称“帝”,唐太宗后为什么称为“宗”?(4)

2022-05-24 07:39     360kuai

庙号也可以理解为皇帝在宗庙里的称号,按照周礼的"天子七庙"的说法,皇家的宗庙之祭祀七代先祖,有庙号的皇帝,神位会一直被保留在太庙之中,而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的时间神位就会被移附在其他庙里,例如明朝的嘉靖皇帝为了把自己生父的牌位放进太庙,但是太庙只能供奉7位皇帝,为此嘉靖皇帝差点把朱棣的神位给扔出去。

所以,庙号的追加在汉朝到隋朝的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很慎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会有庙号,只有功劳大的皇帝才能被追加庙号,西汉仅有4位皇帝有庙号,东汉也只有3位皇帝有庙号,足以见得庙号的重要性,但是这种传统到了唐朝以后就被打破了,唐朝以后,基本每位皇帝都会有庙号。

由"谥号"到"庙号"的转变

起初,帝王的谥号基本都是一个字,比如汉武帝、隋炀帝等,从唐朝开始,谥号的评定就变了味,从客观中肯的评价,变成了赞颂皇帝的溢美之词,而且为了显示帝王的尊贵与特殊,开始在谥号上堆砌华丽的辞藻,字数也逐渐增多。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