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掩体里的这个发现,与中国软实力有关!(3)

2022-05-20 10:51     牛弹琴

什么意思?

意思很简单:打仗的原则在于,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来,而要依靠自己有充分准备,严阵以待;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进攻,而要依靠自己有敌人不可攻破的条件。

所以,小梅的理由也很明确:俄军发动进攻,就是你们北约和乌克兰太咄咄逼人,我们必须先发制人。

在几乎每个战争光临的地方,你都可以找到这本中国兵书的身影。

印象中,阿富汗塔利班也读,但今天早上,来不及找材料了。塔利班的老对手,则肯定读过。

记得去年美国仓皇撤军后,北方联盟领袖萨利赫还试图力挽狂澜,自封阿富汗总统,在潘杰希尔山谷与塔利班对抗。萨利赫的推特介绍中,有一段话,就是《孙子兵法》中最著名的八个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曾经工作过的中东,《孙子兵法》是不少军事发烧友的爱好。虎狼之地,更要讲究博弈之道。现在执掌沙特大权的王储萨勒曼,就曾向媒体透露,他平时喜欢看《孙子兵法》等书籍,视之为获得启发的源泉,从而懂得在逆境中如何化危为机。

战争不止,人们从《孙子兵法》中寻找制胜的东方智慧;但孙子的智慧,也不仅仅在战场。事实上,很多人喜欢《孙子兵法》,还因为这种高度的总结历练,尤其适用于职场。

记得有一本英文《战争的艺术》中,有一句推荐语就是:一书在手,你可以立刻扔掉当代所有管理领导力的书籍。

这就是《孙子兵法》的魔力。外国人越看越觉得深刻,越看越觉得受益无穷,中国人玩谋略,厉害啊!

最后,怎么看?

还是很有一些感慨的,在炮火连天的战场,连乌克兰士兵,都要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粗浅三点吧。

第一,中国古人的智慧,我们不得不服。

别忘了,我们叫《孙子兵法》,外国人则说这是《战争的艺术》,这应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本兵书了。

背后,则是中国的软实力。5000年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是先人在软实力领域馈赠给我们的绝好礼物,《孙子兵法》则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在日本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我们熟悉的汉字;在韩国和越南名胜,触目可领略中华建筑的风采;当各国军事学院要学习《战争的艺术》,当乌克兰士兵在废墟中还在研读《孙子兵法》……这就是中华文明的魅力所在。

在这个世界,只有无知的人,才会诋毁中华文明的地位和价值。

第二,我们更要警醒,我们创造了什么新的智慧。

换一个角度,当外国人谈论中国文化,如果还总是谈2000年前的《孙子兵法》,谈孔孟儒家文化,我们就应该羞愧,我们当代人做了什么?

我们要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我们要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毕竟,今天的中国,应该没有一个国家敢小觑她的硬实力;但中国要能成为一个伟大国家,软实力尤为关键,尤其是当代的软实力。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智慧。必须努力啊,不能总靠着2000多年的老子、孔子、孙子呵!

第三,世界都还要认真学习《孙子兵法》。

看到一些朋友打趣,乌克兰军人认真学习《孙子兵法》,最后终于学到了一计,走为上计。

这当然是调侃。但《孙子兵法》讲的是兵法,"走为上计"则是后人的应用,属于"三十六计"。两者不是一个概念,我们要认真阅读,不然都可能比不上乌克兰士兵了。

俄罗斯要认真研读。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俄罗斯你怎么搞的,还没进攻,就被西方情报全部发现了。还有,"兵贵胜,不贵久",俄军和乌军,你们都要注意啊。

更别忘了,《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简单翻译: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民众的生死,决定国家的存亡,不可不察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因为战端一开,生灵涂炭,而且战争进程,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了。国虽大,好战必亡。古今中外,多少国家、多少民族、多少猛将,最后都败于这一条!

美国,也认真听一听孙子的警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