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他懦弱?李治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违先帝之命,不在乎元老派的反对,把先帝的妃子(才人),立为皇后。要知道,在唐太宗在世的时候,俩人就有一腿,但是保密工作做得极好,不然俩人也不会活命。 这次不顾满朝文武反对,立先帝之才人为后,还叫懦弱吗?正是说明了他敢作敢为,不愿任人摆布的性格。 说他无能?继位第四年,房遗爱、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薛万彻、柴令武等人密谋拥立荆州王李元景为帝,事情败露,被李治斩杀,平定内乱。继位第六年,便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并大败驰援百济的倭国军,破百济,灭高句丽。两年后,大破西突厥,平定外敌。

(武则天和李治剧照) 后来内乱外敌基本都解决了,他就开始解决门阀势力,隋朝和唐朝初期,名门望族又被称为门阀、郡望,这些门阀传承千年,控制着当时中国的人才、人口、土地等资源,甚至各个门阀还养有私兵,是一股可以随意废立皇帝,甚至是主导王朝兴衰的力量。 到了李治统治时期,门阀之争更为严重,于是开始重新建立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起用新人。利用武则天,除去王皇后和萧淑妃这两大门阀的强大后台,打压其背后势力,随后下诏削去长孙无忌和儿子的官职和封邑,流放边关,打击其朝中党羽门生。

可能是因为老爹李世民是千古一帝,老婆武则天又是历史上最厉害的女人,所以显得李治并没那么突出。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李治统治时期,不仅国家内部繁荣强盛,对外征战几乎取得全部胜利,而且大唐疆土达到了极盛。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二年。人口增长速度也是最快,到652年,全国人口就从贞观时期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户。 据相关史料记载,唐高宗李治本人慈祥、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不信方士长生之术,不喜游猎,性格中有软弱的一面,与四兄李泰争太子位时,也曾流泪哭泣。

但说他懦弱?估计是因为他体弱多病,在他执政后,李唐政权被武则天的武周政权所替代,所以一直以来声誉遭到史学家的贬低,以致给后人留下懦弱的印象。但要说他无能,我实在是看不出他哪里无能?对外出战外敌,开疆扩土。对内打压门阀势力,平定内乱,建交外族,完善科举,选拔人才,谈何无能? 所以真实的唐高宗李治,其实是一位仁孝、有着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他的文韬武略,并不输于任何一位唐代帝王,甚至可以和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相媲美。 参考文献:《旧唐书·本纪第四·高宗》、《新唐书·本纪第三·高宗》、《资治通鉴·唐纪·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