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主产区接力发文:各地严查青贮小麦 尚未有确切线索

2022-05-12 13:44     新京报

小麦主产区接力发文严查青贮小麦 尚未查实确切线索

5月10日,农业农村部回应网传小麦青贮视频,相关负责人表示,"五一"期间就已迅速部署核查核实,并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毁麦现象,农业农村部还公布了热线电话。作为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河南、河北等地农业农村厅也于5月10日前后接力下发紧急通知,明确要求任何地方、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毁麦或将小麦用于青贮饲料。5月11日,农业农村部有关部门的最新反馈指出,目前尚没有确认到反映相关问题的实质线索。

收割小麦青苗,用作青贮饲料,这样的网传视频为何引发普遍关注?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多位常年种植小麦的种植户及农业专家,试图探讨争议背后的原因。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明确指出,即便纯粹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小麦被作为青贮饲料的现象也"极不常见"。

小麦主产区接力发文严查青贮小麦 尚未查实确切线索

江苏徐州,收割机在麦田中驰骋。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部门回应:电话反馈很多但尚无明确线索

5月10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就毁麦问题公布热线电话(010-59191312)。5月11日下午,新京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相关部门获悉,截至目前,通过热线,农业农村部已陆续接到很多来电反馈,但是尚没有收集到明确的毁麦线索。

同时,全国小麦主产区、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的河南,早在5月8日,当地农业农村厅就已发布《关于严禁任何毁麦事件发生的紧急通知》。根据这份紧急通知显示,河南小麦已经进入灌浆期,为增粒重保产量的关键期。河南农业农村厅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认识小麦是主要口粮,绝不能用于青贮饲料,并要求从现在开始到麦收结束,任何地方、任何单位、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毁麦或将小麦用于青贮饲料。各地要依靠乡、村基层组织力量,对涉及毁麦或小麦用于青贮饲料事件开展彻底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努力夺取夏粮丰收。

河北农业农村厅于10日召开紧急会议,目前情况仍在排查中。5月11日,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也对外公布毁麦问题举报热线,用于群众及时举报青贮小麦、毁麦开工、毁麦种树等各类毁麦情况,以及养殖企业收购青贮小麦用于饲料、青贮收获机械用于收割青贮小麦的情况。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表示,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对在田小麦进行全面排查,对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毁麦问题坚决予以制止,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记者11日下午也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了解到,截至目前,还未接到举报线索。据工作人员介绍,若发现毁麦情况,将会在第一时间制止,在后期也将继续建立耕地用途管控的长期监管制度。

种植大户:不会卖青苗,舍不得

网传的视频中,收割机开进青翠的麦田,绿色的麦秆,带着同样碧绿的麦穗,在收割机的割台下被斩断,随即化为齑粉,从出口倾斜而下。而这里倾倒出来的,原本应该是金黄色的麦粒。"看着心酸",该种植户说。

在各短视频平台上,这样的视频都可以轻易搜到。但新京报记者发现,大多数视频没有标明拍摄地点和拍摄时间,部分说明地点的,则笼统称山东、河南、安徽等多个小麦产区。

这些视频是否真实?又是否为今年刚刚发生的事情?此外,视频中的小麦,是否是普通小麦?一位山东种植大户告诉记者,他从没看到身边有人把小麦当青贮饲料卖掉,只是偶尔听说有这样的现象,"如果是我,肯定不会卖青苗,根本舍不得。"

河南一家合作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已经开始严格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的现象,但他没有听说身边有卖青贮小麦的同行。

另一位农场主则表示,他倒是听说过这样的消息,有人把青苗当青贮饲料卖掉了,1200元一亩,卖了400多亩,但也只是耳闻,没有看到现场。

粮食成长:今年的小麦格外珍贵

网络上传播的小麦青贮现象,是否真的遍布各地,目前仍无确切的消息。从网上看,有些视频没有时间地点,很难判断是否为今年拍摄的,有分析人士认为,不排除一些农机生产者炒作的可能,甚至有些视频明显可以看出并非在国内拍摄的。

有声音认为,网传视频或是刻意炒作,在采访农业农村部门时,负责人也提及这其中有网络炒作的成分。

为什么真正的小麦种植大户会"舍不得"卖掉青苗做小麦青贮?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小麦来之不易。

包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份的黄淮海麦区,种植的主要是冬小麦,一般9-10月播种,来年5-6月收割,生长期超过200天,占据了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

从一粒种子,长成一株成熟的小麦,在冬季来临之前,要经过播种、出苗分蘖等阶段,同时,需要数次浇水、施肥、打药等。在冬季,小麦停止生长,度过漫长的冬季,于来年立春前后开始返青,经历返青、起身、拔节、抽穗、扬花、灌浆等阶段,最后才能成熟。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战胜春天的倒春寒、夏季的暴风雨等天气灾害,同时还要和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抗争。

每一次丰收都来之不易,都是无数辛劳和汗水浇灌的成果。今年的小麦,更是格外珍贵。

"去年秋季,冬麦区的许多地方遭遇秋汛,导致冬小麦晚播,今年普遍出现了弱苗的情况。"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告诉记者,从去年播种前,农业农村部就安排全国的专家,分赴各地,专人专班,分片负责,指导各地排水抢播,弱苗促壮,保夏粮丰收,这个行动从去年播种前开始,一直在进行,直到收获为止,"农民付出了200多天的辛劳,无数农业科技工作者持续支持,眼看就要收获了,还有20多天,晚的也就一个月,如果真的做了饲草,就太可惜了。如果真是炒作,显然也是极不合适的。"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