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林森卸任所有产品基金经理,今年多位基金经理奔私 牛市起点已在眼前?(2)

2022-05-07 16:30  智通财经

一季度压制制造业企业的另一个因素是成本端的大幅上涨。三月开始,由于美联储鹰派的货币政策,全球大宗的整体价格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下行。同时,强势的美元有利于增强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综合来看,他认为泛制造业最困难的时间正在过去。债券方面,组合仍然维持中性的久期水平,持仓高等级信用债以获取票息收益。

多位公募基金经理奔私,私募自购,A股能否触底反弹?

据悉,今年已有多位基金经理正式奔私。2月,兴全顶级基金经理董承非官宣加盟百亿级私募睿郡资产,至此,昔日"兴全三剑客"杜昌勇、王晓明、董承非汇聚百亿私募睿郡资产。

2月宝盈基金肖肖也宣布离职,在采访中透露下一站也为私募。3月底中欧顶流基金经理周应波自立门户,创办上海运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他出资940万,持有47%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基金经理们的离职,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对市场"底部"的判断,牛市时待在公募基金、底部时奔私,几乎成为公募基金经理离职的一个套路,而这往往传递出下阶段A股市场趋势转好的信心。

近期,据朝阳永续数据,年内已有18家私募自购,累计金额达到28.56亿元之多。

自购的私募基金中,13家管理规模达到百亿元。具体来看,宁泉资产、石锋资产、凯丰资产、九坤投资、永安国富、汉和资本、灵均投资、幻方量化、景林资产9家百亿私募宣布自购金额超过1亿元以上。其中,凯丰投资自有资金持有公司产品达7.6亿份,合计金额近10亿元。九坤投资和幻方量化自购金额则在3.5亿元以上。

除了真金白银的自购,仓位也是信心表现。根据朝阳永续数据,截至4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升至70%,已几乎没有管理人空仓,甚至已有部分私募"改守为攻",开始往成长股方向调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