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九门城南的浑瑊。
此时的浑瑊是郭子仪手下的一名中郎将,正四品下的高级武官。
浑瑊有个特长:箭法特别准,指哪打哪,神枪手一枚。
两军阵前,浑瑊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
"嗖"的一声,一支冷箭射出。
史思明军中一人应声落马。
中箭身亡的是李立节,史思明手下数一数二的悍将。
还没开打,头号种子选手就被红牌罚下了。
史思明军中士气大挫,唐军士气顿时大振。
唐军乘机齐呼奋进,史思明部大败亏输。
史思明带残兵一口气撤到赵郡。到赵郡喘了一口气后,史思明觉得这也不安全。
于是果断决定:继续跑、分开跑。
史思明从赵郡北上博陵,蔡希德南下巨鹿,分两个方向撤退,以免让郭李给包了饺子。
郭李乘胜赶到赵郡,只一天,守军投降,郭李转兵围博陵。
围攻博陵十天,史思明坚守不出。
这样问题就来了,郭子仪、李光弼来的匆忙,粮食没带够。
人是铁、饭是钢,唐军的运输补给线出现问题,郭李不得不撤回常山。
躲在城里的史思明一看机会来了,带士兵数万跟在唐军后面,想趁唐军撤军的机会捞一把,出口恶气。
撤退是个技术活。
李光弼、郭子仪扎扎实实给史思明上了一堂战术示范课。
明明是在撤退,郭李确搞得像进攻似的。
郭李安排了部分骑兵。
这些骑兵分班轮休,负责给史思明添堵,时不时给史思明来个回马枪,放几枪,捞一把就走,搞得史思明痛苦不堪。
才跟了三天,被追的部队没啥损失,追击的部队反而累的要死。
无机可乘,史思明果断决定,撤退。
有机可乘,郭子仪果断决定,反击。
追人的变成了被追的,追到沙河,一场混战,史思明再次大败。
郭子仪,李光弼,算你狠,我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