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年间日本和沙俄在库页岛开战清仁宗竟毫不知情!

2024-05-23 09:22     360kuai

在清朝,我国疆域东北已经达到了外兴安岭、库页岛,但是清政府对当地的管理却十分有限。乾隆年间日本幕府对库页岛进行了局部领土蚕食,但是清政府对此却并不熟悉。

库页岛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台湾岛,但是人口非常少,属于典型的地广人稀地区。根据清代文献的记载,库页岛上的居民数目都是有统计的。根据管辖库页岛的三姓副都统衙门的数据统计,截至雍正十年(1732年),库页岛上的原住民分为两个民族:生活在库页岛北部地区的库页费雅喀人,分为6姓,合计148户。生活在库页岛南部地区的库页人更少,只有17户人。库页费雅喀和库页人两者加起来,人口也就一千多人的规模。如果将黑龙江下游地区,也就是与库页岛隔海相望的大陆土著居民也计入,总计约两千多户人家,一万多人口。

不过,清廷对库页岛居民进行人口统计,目的不是为了对岛上进行行政化管理,而是为了确定库页岛居民每年向朝廷进贡的具体数目。因为岛上的居民都会猎貂,岛上居民每年每户都会向朝廷进贡一张貂皮。

因此,清廷对库页岛土著居民的统计,其实统计出来的数据并不准确。清廷只是统计了岛上向朝廷纳贡的户数,而那些没纳贡的人,自然也就不统计了。

除了统计库页岛上的居民户数外,清廷还会与岛上居民实行联姻。拉进清廷与岛上居民的关系。

清廷割让外东北地区之前,外东北地区的那些土著部落(包括库页岛)与满族的关系十分密切。毕竟关外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属于清廷的后花园。为了巩固后方,防止后院起火,清廷鼓励外东北地区的土著与满族联姻,甚至娶宗室女儿为妻也可以。

特别是在乾隆、嘉庆两朝,这种政治联姻达到了鼎盛。清廷出嫁的宗室女儿虽然并不是真正的皇家血脉,而是民女代嫁,多数是满洲八旗的赏奴之女。但是就算如此,联姻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因为每一桩婚事都必须由皇帝亲自批准才行。在确定婚事后,库页岛的土著来京娶亲,清廷会在来往的驿站派牛车一辆、官兵两人沿途进行护送,并且沿途的伙食全包。到京之后,礼部还要在京城举办宴席款待。以彰显朝廷对外东北地区百姓的恩宠和重视。由此可见,清廷对外东北地区的重视是非常高的。

其实,沙俄最早并不知道库页岛的存在。当年签订《尼布楚条约》时,清廷没说,沙俄的探险队也没有上过岛,所以沙俄方面一直都不知道还有库页岛的存在。一直到《尼布楚条约》签订二十年后,由于康熙皇帝要测量全国的版图,便派了三位耶稣会的修士去测量。这个时候,这些西方来耶稣会士才得知黑龙江的入海口处有个一个大岛的存在。但是,清朝测量的结果对西方人保密。因此沙俄人还是不知道库页岛的具体情况。

大约在乾隆三年(1738年)左右,一名负责探索日本航线的沙俄中尉什潘别尔克从日本虾夷人处得知了库页岛的存在。直到这时沙俄人才搞清楚了库页岛的具体位置。但是库页岛的详细情况,沙俄人还是不清楚。

又过了大约五十年,法国航海家拉彼鲁兹对黑龙江口和库页岛进行了勘察。他的勘察资料被沙俄人看到后,俄国才弄清楚了库页岛的具体情况。但是这时已经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了。

嘉庆四年(1799年),清高宗驾崩。这一年,沙皇俄国批准成立"俄美公司"。这个公司成立的任务是巩固沙俄在北太平洋地区的领土,以及夺取黑龙江入海口和库页岛地区。

七年后的嘉庆十一年(1806年)10月10日,俄美公司的军官赫沃斯托夫率领俄国的舰队在库页岛南端的久春古丹袭击了日本幕府设在库页岛的税务所,并焚烧幕府的仓库。然后悍然宣布将库页岛收归俄国所有。

第二年,这件事情被江户幕府得知。于是幕府大将军派代表赶赴库页岛,并命令仙台及会津两藩派兵驻守库页岛,驱赶俄国人,最终俄国人被幕府派兵给赶跑了。

日本如何会和俄国在库页岛发生冲突呢?原来早在明末崇祯皇帝时期,日本幕府松前藩的藩主松前公广,就知道了库页岛的存在。那么,日本幕府为什么会在明末清初就知道库页岛的呢?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日本的北海道离库页岛的最南端很近!天气好的时候,站在北海道的宗谷海峡,用眼睛都能看到库页岛。

日本幕府在平息北海道后,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库页岛的存在。

所以早在明末清初之时,日本幕府就发现了库页岛,并且先后几次派人去库页岛上勘察风土人情,然后再在岛上建立了临时性的渔民居住所,与当地的爱努族土著居民进行皮货贸易。

由于库页岛很大,而岛上的居民又很少,并且清廷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军事化管理)。

因此,清廷到了嘉庆时期,依然没有搞清楚库页岛的具体情况。比如库页岛有多大,岛上除了向朝廷纳贡的土著之外,还有多少土著?这些关键信息,清廷都不知道。所以,当日本人和沙俄人在库页岛南端进行武力火拼时,朝廷自然也就搞不清楚岛上的具体状况了。不是清朝不想管,而是清朝当时根本不知道有这件事。

日本幕府和沙俄为了库页岛翻脸后。日本幕府发布了一条"俄船驱逐令",指令日本沿海各地的领主:"今后无论在何处海面发现俄船,应即严加驱逐,如敢靠岸,应迅即逮捕或处死。"俄国人因为日本人的干扰,对蚕食库页岛的行动,再次被延迟了几十年。

到了咸丰元年(1851年),清朝国势日衰,沙俄的涅维尔斯科伊便不再隐藏吞并库页岛的野心,率俄军在达库页岛北部的库艾格达岬登陆,并在那里升起了俄国国旗,将整个库页岛全部划入了俄国的版图。

八年后,俄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正式将库页岛割让给沙俄。于是,库页岛也就正式被沙俄给侵占了。

综上所述,清朝对库页岛的统治,其实是一种羁糜制度。朝廷并不派兵驻守,而是用纳贡和联姻的方式笼络岛上的土著。但库页岛的面积很大,而土著居民又少。并且土著居民也不是都向清朝纳贡。因此清朝在库页岛的统治基础其实很薄弱。当日本幕府派专人在库页岛南端设立殖民据点时,号称拥有库页岛主权的清廷并不知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嘉庆在位时期,情况也没有得到改变。

沙俄人在得知库页岛的信息后,也在嘉庆年间向库页岛发动蚕食。但是,俄国人的首要目标是日本幕府在库页岛的殖民据点。清廷真正能控制的库页岛其实也不大。所以日本人和沙俄人在岛的南端大打出手,清廷竟然一点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