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背后的暴利生意,有人年赚20亿(2)

2022-04-28 14:54     新浪网

 图源:之江生物官网

红利消退,业绩变脸

躺赢的快乐只持续了1年。

据之江生物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20.19亿元,几乎与2020年持平,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实现净利润7.59亿元,同比下滑18.61%。报告指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集采,是导致业绩下滑的原因。

圣湘生物作为2020年的行业黑马,在过去的一年同样表现欠佳。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收入为45.15亿元,同比下降5.22%。归母净利润为22.43亿元,同比下降14.29%,上市次年即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这也直接反应到了股价上,上市当日创下151.79元/股的最高价后,截至4月25日中午收盘,股价已跌至42.19元/股。

一年之间业绩变脸,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因为集采导致的利润大幅下跌。

疫情之初,核酸检测就是以一个暴利的面目杀入市场的。据开源证券的测算,华大基因2020年的新冠检测试剂,单盒的净利润能达到50元。达安基因在2020的半年报里披露,它生产的核酸毛利率高达85.39%,比农夫山泉引以为傲的60%的毛利率还高,堪称比卖水更挣钱。加之早期市场上曾出现过黄牛倒卖核酸检测名额,一个24小时出结果的名额甚至可以卖出1780元的天价。

行业暴利+市场乱价,让核酸检测这门生意沦为香饽饽。但随着疫情常态化和动态清零政策的推进,核酸检测已经成为普通人的日常"刚需"和"急需",高企的价格和混乱的市场注定不可能长久。

今年4月1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关于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和费用的通知》要求下调公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政府指导价。规定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28元;多人混检统一降至每人份不高于8元。这已是全国第四轮核酸检测降价。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的定价已经逼近3到5元的生产成本,薄利多销已成为行业主基调。

其次,核酸检测技术的壁垒并不高,最主要的门槛是资质审核。而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如今核酸检测入局的企业早就不止最开始的6家了。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的一份文件显示,仅仅到去年6月,就已经有29个核酸检测试剂被批准通过,市场被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瓜分的局面将得到一定的改善。

1000亿赛道崛起

犹记2020年初,疫情滚滚袭来时,一罩难求是多少被封闭在家的普通人的真实写照。KN95口罩机、熔喷布、鼻梁条等纷纷迎来价格翻倍,原来几毛钱的口罩应声上涨至5元以上。

如今,口罩早已走下神坛。据瑞士《一瞥报》报道,到2020年年底,中国有95%的口罩生产商濒临破产。

如今的核酸检测,会走上如口罩一样的老路吗?

目前下定论为时尚早。但好在和口罩生产相比,核酸检测背后大多是生物医学类富有一定技术含量加持的公司,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资本层面,都不乏上下求索的精神和实力。

A、抗原检测,1000亿元的新赛道

核酸检测一直有两种路径,此前在我国大规模推行的是有着新冠检测金标准之称的PCR方法,此外还有一种基于免疫学的新冠抗原检测。和前者相比,抗原检测不需要太过专业的技术手法和设备,仅凭盒身中提供的元件,就可自行在家完成抗原自测。

今年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将抗原检测定性为核酸检测的有效补充手段。这意味着新冠检测由PCR检测的单一方式,过渡到"PCR检测为主,抗原检测为辅"的分级诊断阶段。对相关企业而言,无异于是在现有核酸检测的市场基础上,开辟出抗原检测的巨大市场空间。假设参考海外抗原检测试剂盒每月2次的最低发放频次计算,预计国内抗原检测一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元。

消息推出当天,A股新冠检测板块集体直线拉升,截至当天收盘,万孚生物、九安医疗等个股涨停,东方生物、华大基因等个股涨超10%。事实上,这些企业早就将抗原检测瞄向了国际市场。

目前,这些生物公司已经从抗原检测中大幅获利。以万孚生物为例,其今年第一季度营收26.25亿元,同比增长276.87%;净利润为9.04亿元,同比增长481.32%;扣非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535.50%。也就是说,它赚的钱已经超过了去年一年。

九安医疗因拿到了美国的上市批准与美国相关部门签订了抗原检测试剂的大额订单,曾在两个月内股价涨超10倍;万孚生物的抗原检测产品销售已覆盖欧洲、亚洲、拉美、中东等区域超过100个国家;除此之外,迈克生物、华大基因、迪安诊断、明德生物等公司均已斩获海外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上市资质。

B、未雨绸缪,降低单一业务依赖

除了不将鸡蛋全部放在核酸检测这一个篮子里之外,也有不少公司利用在核酸检测上获得的红利未雨绸缪。

今年3月,与金域医学、迪安诊断、达安基因并称中国ICL(独立医学检测实验室)四大龙头的艾迪康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摇身一变成为了最受瞩目的拟IPO公司之余,也试图将中国ICL市场版图拼凑完整。

招股书显示,艾迪康2021年的营收达到33.8亿元,净利润为3.22亿元,看上去似乎没赚什么钱,背后却透露出了艾迪康下的一盘大旗--规模化。

过去两年里,艾迪康在全国共建立起了26个自营实验室,尽管数量在四大龙头里不算最多,但却穿透了31个省市1500多个市县与17000多家医疗机构建立起专用冷链物流网络,检测量可达到1年8050万次。

显然,无论新冠疫情是否终将过去,这26家自营实验室,才是艾迪康为未来发展铺就的一条黄金跑道。

尾声

作为一门生意,目前看来核酸检测短时间内无可替代,但要想回到2020年的荣光,已经很难了。红利期渐渐暗淡以后,有的企业或许会步上熔喷布的后尘,有的企业则可能已经吹响了弯道超车的号角。

不管怎样,风还在吹,但远没有那么大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