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公共物流园区的吞吐量指数已经从最低62.94(4月5日)反弹至如今的84.82(4月20日),反弹幅度为34.8%;全国主要快递企业分拨中心的吞吐量指数从最低59.62(4月5日)反弹至如今的78.30(4月20日),反弹幅度为31.3%。
"即使是1%的利润空间也要接单"
在闭厂生产期间,保障员工正常的生产、生活是一块大的开支。
保供成本大致分为两块:工厂员工的食宿、防疫消杀物资。前者的成本近期明显抬升,例如,"原来鸡蛋一个7毛钱,现在至少1.3元,基本翻倍。"与居家隔离的区别在于,工业园区没有任何补给物资发放,全部是企业来承担的。
对于后者,防疫消杀的成本需要企业完全承担。"全厂消杀一次,面积1万平方米,市场的报价是每平方米3元~5元,一共是3万~5万元。大白服是有价无市,都是相互找人帮忙协调,有的甚至100-200元一套;隔离服是30~50元一套,再加上口套、板蓝根、连花清瘟、洗漱用品、床上用品等等。"张立表示,给员工做核酸、抗原也是需要钱的,如果企业自己去请核酸机构上门还需支付上门费。
庞大的开支让企业的利润变薄。
"以前接单的利润空间在5%,现在即使是1%~2%的利润空间也要接单。目前,工厂能生产,也能接订单,但是产能利用率是不足的。"张立表示,对于隔离在家的一线员工,公司也要按照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3500元/月)支付员工的工资。
《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防疫和消杀支出地方财政给予补贴支持。对零售和餐饮行业重点岗位从业人员按照防疫要求定期开展核酸检测的费用,给予全额补贴支持;对零售和餐饮企业防疫消杀的支出,给予补贴支持。
与此同时,封控地区企业原有的市场份额正在被其他地区所抢占。
李丽所在的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眼镜的企业。"当时浦东封的比较急,留给公司的时间不多,以为封一周左右就可以了,没有预留人员在工厂闭环生产。"李丽表示,眼镜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产业,在老客户收不到产品要求退货、新订单不敢接的情况下,公司原来的市场份额眼睁睁看着被其他地区的厂商抢走。
李丽所在的公司每个月的厂房租金、员工工资有400多万元。现在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面临无法给代工厂下订单,要运出去的产品运不出去。如果业务一直这样停滞下去,对公司生产经营和现金流造成重大损失。
当前,上海正推动企业逐步复工复产。然而,对于李丽这样的中小企业并不能一蹴而就。
李丽公司的主仓库在上海,电商仓库在义乌,义乌的仓库库存最多能支撑1个月。此前公司对于原材料、产成品等没有储备太多的库存,一旦复工复产,进行闭环生产,需要从外地购进原材料、半成品,将产品调往外地。
"即使现在开始复工复产,只能说先安排一些关键岗位的人员上班,恢复到以前那种全员上班的水平是达不到的。在上海疫情没有清零的情况下,对于物流畅通程度、客户下单的顾虑都会有一些影响的。"李丽表示,从3月份开始,因为浦东一些小区封控就没有满员到岗,4月基本处于停滞的状况,预计预计5月份的情况也不会太好,今年至少损失3个月的收益。
"虽然政府给企业开了复工复产的会议,但是没有实质性的举措,只是让我们企业做复工复产的预案,通行证的问题没有解决。"李丽表示,希望政府在疫情结束之后,能够针对中小企业推出一些稳岗补贴、税收退回等实质性举措。
开不了发票,收不回货款
与租金减免、税收退回、贷款等扶持举措相比,陈宇华更关注什么时候能进办公室。
"公司有一半以上的业务都停下来了。有些货物是在北方找代工厂做的,受疫情影响很小。公司的工厂在南通,货物可以给到客户,但是由于没有办法给客户开发票,回收不到货款。"朱琦表示,公司给客户开税收发票的机器在办公室,客户只有收到发票才能给公司打款。
朱琦解释称,公司所在的商务楼底层是一家酒店,被政府征用,防疫人员驻扎于此,他曾经托人去办公室取物品,最终失败。
在收不到货款的情况下,支付给供应商的货款还是要正常支付的,这进一步加大了公司现金流的压力。
作为一个小企业主,朱琦现在的目标不是挣钱,而是将公司维持下去。"毕竟员工跟了我这么久,需要对他们有所交代。如果公司账上实在没钱,只能从家里拿钱给员工发工资了。"朱琦表示,由于公司员工工资都是根据绩效进行考核的,在资料被锁在办公室的情况下,只能先按照基本工资进行发放;待解封后,拿到绩效考核资料,再进行补发。
陈宇华更关注货品的上柜时间。
作为一家纺织类企业,上海立晋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立晋纺织")一年的营业额为3000万~4000万元,所做的产品都是有季节性的。比如羽绒服每年的12月份一定要上柜,如果等到春节再上柜就没人要了,会出现大量的存货积压。因此,一旦错过了上柜时间,对于纺织企业而言,是一项非常严重的事情。
"在存货积压、卖不出去的情况下,公司生产、交货面临违约和赔款,与外贸客户、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会产生大量的诉讼。"立晋纺织相关负责人陈宇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纺织行业上游的纺织厂、印染厂的利润并不高,但市场规模很大,一旦违约和赔款,会面临重大损失。
为了帮助外贸企业恢复运营,一些平台在积极行动。
阿里巴巴国际站紧急推出了"海陆运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拖车+报关+整柜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帮助受物流影响的国际站商家一站式解决出货难题。以拖车运力保障为例,该平台整合江浙沪皖去往上海港的拖车近4000条线路,覆盖长三角地区绝大多数地级市,确保商家的货柜可以顺利运抵港口。
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在政府、企业、平台等多方努力下,相信上海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