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浅鲸归海后 还能不能活(2)

2022-04-20 15:23     光明网

国内有关远洋鲸豚的研究调查很少。在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全球禁止捕鲸公约》严格禁止商业捕鲸行为后,仅有的商业捕捞留下的基础资料也没有了。

陈炳耀的担忧并非没有依据,2017年11月,他曾参与了江苏启东市连兴港的搁浅座头鲸救援工作,那次是一头仅重2.8吨的雄性幼年座头鲸,2天中3次搁浅被送回海中,最终还是死亡了。

搁浅鲸归海后,还能不能活

2017年,陈炳耀参与救助幼年座头鲸。图/受访者提供

"最后一次送它回去的时候,水已经很深了,我还拍了拍它,感觉没问题了。但最后还是没能活下来。"陈炳耀的回忆中带着惋惜。

同样是2017年,一头长约12米,体重约3吨的雌性抹香鲸在深圳东部海域被渔网缠绕搁浅,虽后经解救成功脱困,最终仍在大亚湾附近搁浅死亡。

相比起江苏与深圳的幼年个体和雌性个体而言,这次在象山搁浅的鲸无论是从长度还是重量,都要更大,那么它搁浅后造成的伤害也很可能会更严重。

"难度很大。"陈炳耀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搁浅之谜

在世界学界范围内,科学家们至今并不能确切解释鲸搁浅的原因。相关的推论很多,大体可以分个体因素和外界因素两个维度。

鲸类对于回声定位系统依赖性很强,发出的波遇到海岸线和其他生物时会发生反射,鲸由此判断行进的方向和食物的位置。但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鲸听觉等感官器官受损后,鲸有可能会出现因为无法判断位置而误入海岸的情况。

还有观点认为,鲸会追随猎物进入浅水区,后因海水退潮导致搁浅。噪音干扰、海水温度上升、磁场变化都被科学家认为或使鲸搁浅。

正因如此,鲸的搁浅总是会带有一些神秘色彩,坊间还流传鲸类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搁浅说"。

已有18年鲸豚研究经验的陈炳耀认为,除了触碰船只、人为捕杀等情况导致的鲸非正常搁浅的情况外,绝大部分鲸搁浅,都不是正常情况。

"它一定是自身出现了什么问题,才会最终导致搁浅。"

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解释,一些鲸搁浅后虽然被解救,却仍然会出现二次,乃至三次搁浅,最终死亡的情况。

营救搁浅鲸,同样是全世界的难题。

世界范围内的大型须鲸和齿鲸都鲜有营救成功的案例。营救鲸的过程中,如果想要最终实现搁浅鲸救助存活的可能性,需要同时满足多种条件。

第一,鲸本身的身体状态并无陈旧性疾病等健康问题。

第二,鲸搁浅位置附近可以有大功率起重工具和救援设备。

第三,鲸本身的长度和重量不能太大。

2021年7月,浙江省临海市头门港曾经出现过12头瓜头鲸集体搁浅的情况,虽然经历多部门的联合救援,但最终仍有6头死亡,另外部分放生海洋。

要知道,作为海豚科的瓜头鲸,无论是重量还是长度,都要比座头鲸乃至抹香鲸小非常多,这也给了救援和放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次象山救援的抹香鲸,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因此,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并不主张组织人力将搁浅鲸送归大海,有观点认为鲸因搁浅造成衰竭窒息最终死去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死亡方式,建议实施安乐死。但对于搁浅鲸的安乐死,操作起来并不那么顺利。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的科学家麦克·摩尔(Michael J. Moore)曾在国际捕鲸委员会的期刊上,发表了名为《大型鲸安乐死之概览》的文章。他在文中说,安乐死的需求总是缺乏预备、出乎意料地到来,和利润丰厚的商业猎鲸相比,没有收益的安乐死实在难以得到投资。

由于缺乏有效的办法,南非和新西兰政府都曾通过射杀的方式结束搁浅中鲸的生命。

但这个方式一点也不安乐。

鲸落、鲸爆和博物馆中的标本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