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除了汽车,中国的芯片产业也集中在上海。
上海有全国1/4的芯片产业规模,集聚了超过700家行业重点企业,被称为中国"半导体第一城"。临港、张江、漕河泾、松江、闵行紫竹等区域都有大型的芯片产业片区。
上海去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500多亿元,增幅超过20%。
号称"全村希望"的中芯国际,总部就在上海,前几天厂区确诊50个阳性,立马停产。封装测试龙头安靠(上海)测出阳性,多部门停工,然后周围的公司都瑟瑟发抖,金士顿、通用、高通的厂子,"药茅"药明康德的总部都在这里:
即使是还没发现阳性的工厂,员工的生活,原材料和产品的物流运输,都是问题。
从上海出发的卡车司机受到接收地疫情管控,无法正常送货,外地入沪的司机则要接受14天以上的管控,造成外地供应商不愿往上海送货,影响采购交期。
跟汽车产业类似,不仅上海的芯片厂商多,在隔壁江苏浙江也建了配套。
江苏南部靠近上海的昆山,据说当年是招商人员把一台笔记本电脑拆开,紧盯其中1000多个主要零部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开展招商的。
现在,昆山虽然不敢拍胸脯保证说一个不漏全部配齐,但是绝大多数零部件厂商都引进了。结果这次昆山管控,停工一大片,光是台湾省企业就停了49家,可以想象有多少工厂受了影响。
除了汽车和芯片,搞科研的行业,也抱紧了上海的大腿,毕竟这里的顶尖高校多。
比如大家都看好的人工智能行业,是上海规划里的龙头行业。
现在上海有1149家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总产值2246亿元,十四五规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要突破4000亿,目前的速度完全有可能。
上海还有全国领先的医药产业。
2021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过7000亿元,2020年也就刚超过6000亿元,年增长超过12%,这个速度持续下去,十四五规划的10000亿目标还定小了点。
中国的药企龙头药明康德、复星医药总部都在上海,恒瑞总部在隔壁江苏,但是2000年就在上海设置了研发中心。
全球前十名药企龙头们,有8家的中国总部都在上海;
前20名则有17家的中国总部设在上海,可见行业对上海的认可。
中国的航空制造产业,也指着上海。
早在1970年,运十起步研发就交给了上海飞机制造厂,到1980年,运十在浦东机场完成了首飞。
几十年后,"大飞机"落户上海,中国商飞公司在上海成立。大飞机园总装配套项目也设在上海,到现在,C919已经完成多次试飞,ARJ21新支线飞机也即将量产。
国之重器、"全球四大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的北斗也集中在上海,集聚了近200家导航产业相关企业,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80%都是靠北斗贡献的。
如果上海停摆太久,对外贸的影响也非常巨大。
上海是全球最大的港口城市,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2021年的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这么多龙头产业,注定金融业发达,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短期深圳还不好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