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的三次任性,让太平军走向了灭亡(3)

2023-11-25 13:02     360kuai

(图)太平天国疆域版图 咸丰六年五月,杨秀清经过精心谋划,联合驻守在南京周围城镇的太平军其他将领,对此时粮草短缺、兵力不足、士气低下的清军"江南大营"发动了突袭,彻底打垮了"江南大营",除了南京城多年来的威胁。 不久后,立下赫赫战功的杨秀清,在部下的吹捧下,便开始有些飘飘然了。 不曾想,后来他竟然有了想要取代洪秀全的想法,并且还曾胁迫过洪秀全到他的府上一叙(秀清自以为功莫与京,阴谋自立,胁秀全过其宅)。 期间,杨秀清还让自己的众多部下齐声高呼"万岁"。 洪秀全知道,这是杨秀清在利用自己,来让他本人享受一下被部下呼喊"万岁"的乐趣。 洪秀全心中非常清楚,这是杨秀清在给自己释放信号,让自己尽快退位、让贤。 但是,洪秀全毕竟也是经历过生死和大风大浪的人,不会被杨秀清的威胁所吓倒。 于是,他联合北王韦昌辉,让和杨秀清有矛盾的韦昌辉,成功刺杀了杨秀清(昌辉出不意,拔佩刀刺之,洞胸而死)。 其实,包括石达开在内的很多人,都清楚杨秀清的部下之中,真正想要跟随他一起谋反的人,并不多。 大多数人,都是被杨秀清所胁迫的。 但洪秀全为了斩草除根,坚持让韦昌辉处死杨秀清的所有部下。 为此,双方的势力在南京城内展开了多日的厮杀。 最终,杨秀清部下近三万将士,全部命丧韦昌辉的屠刀之下(东党殆尽,前后死者近三万人)。 这次内斗,并没有就此结束--后来,韦昌辉因为不服前来劝说的石达开,不仅赶走了石达开,并且还诛杀了石达开一家老小(达开縋城走宁国,昌辉悉杀其母妻子女)。 不久后,韦昌辉又因为洪秀全责备他不应该对石达开家人大开杀戒,而率兵围攻洪秀全的天王府(秀全责以太过,昌辉负诛秀清功大,不服,率其党围攻伪天王府)。 最终,韦昌辉兵败被俘,死在了洪秀全的手中。 而返回南京之后的石达开,又因为洪秀全的猜忌而出走,彻底离开了洪秀全。 就这样,因为洪秀全执意要对杨秀清的部下斩草除根,最终演变成如今这副不可收拾的局面。 这场内乱,让太平军仅存的"开国五王"中的三人,两人被杀、一人出走,兵力损失近十万。 这场内乱,严重削弱了太平军的势力。


【三、就是饿死,也不离开南京城】 经过上面两次折腾之后,太平军真正有军事才能的主将,已经所剩无几。 为了让太平天国和太平军维持下去,洪秀全大胆启用青年将领李秀成和陈玉成。 这两人也没有辜负洪秀全的期望--尤其是李秀成。 如果不是李秀成出众的军事才能,太平天国也不会有后面长达八年的历史。 七年后的同治三年正月,经过多年的较量后,李秀成明显感觉到如今太平军的力量,无法与清廷相抗衡。 毕竟,自己这方的地盘远不如清廷之大。在粮草、钱财和兵源补充方面,都无法和清廷相比。 此时,太平军苦守多年的苏州、常州、无锡等军事重镇,都已经被清军所收复。 如今的南京城,已经如同一座孤城。 如果继续苦守下去,很可能会在不久后的某一天,被拥有优势兵力的清军所攻克。 而且,此时城内太平军还面临着另外一个极为紧迫的问题--那就是粮草不足。 大家知道,在我国古代,很多士兵之所以参军,就是为了填饱肚子。 如果连肚子都填不饱,这支军队绝对士气低下,甚至还会出现士兵哗变、逃跑的可能性--毕竟,饿着肚子还愿意厮杀的士兵,为数不多。 杨秀清之所以能够大败清军的"江南大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于是,刚刚从苏州撤离出来的李秀成,带领少数人马冒死突破清军的封锁,进入南京城内,劝说洪秀全弃城,另寻他处安身,今后再图东山再起(秀成入江宁说秀全出走)。 但是,洪秀全已经在自己的天王府中享受了十一年的荣华富贵,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那种四处漂泊、风餐露宿的事情,自己是实在不愿意再经历了。 所以,他决意死守南京城,自己就是吃草,也不离开南京城(秀全曰:"食天生甜露,自能救饥"。甜露,杂草也)。 既然领导人不愿意走,那作为部下的李秀成,也只好想尽办法先解决掉南京城内粮草短缺的问题(秀成忧粮食不继,遣党百计偷运)。 毕竟,只有先让城内的士兵和百姓填饱肚子,稳定住军心和民心,才能让他们尽力为洪秀全效力。 随后,李秀成先后组织了几批百姓和数千士兵,冒死向被围困的南京城内运送粮食。然而,南京城内的情况,也早已经被清军所了解。 自然,清军是不会让李秀成的行动顺利完成的。 于是,李秀成费尽心机所组织的多次运粮行为,都被清军所发现、拦截(国荃约杨岳斌水陆巡逻,遇奸民运米入城,辄夺之)。 最终,李秀成不仅没有成功运进南京城内一粒粮食,反而还损兵折将,折损了不少人马(秀成遣李士贵率党数千出太平门赴句容接粮入城,伏兵要之,寇弃粮走。) 就这样,洪秀全的第三次任性,给原本就已经兵力不足的太平军,造成了雪上加霜的危害。 通过上述三个例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如果洪秀全是一位有着深谋远虑的首领,而不是一味任性,太平天国或许可以走的更加长远。 当然,历史就是历史,所有的假设也只是假设而已,谁都改变不了既定的历史事实。 图片来自网络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