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基石——李世民的“计划生育”

2024-01-19 13:02     360kuai

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大治时代,尽管贞观后期的李世民有所懈怠和昏庸,但这丝毫不影响贞观之治以及李世民超然的历史地位。

大治大同

后来的有志之君,大多都以李世民为楷模,纷纷效仿贞观之治,然而基本都无法实现像贞观年间那样的大治,甚至连接近的也基本没有。

李世民统治下的贞观时代和《礼记·礼运》中描写的"大道之行也"很相似,书中形容的大同社会既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这些都在贞观年间实现了。单就这个角度来说,一千多年前的贞观之治对于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借鉴和指导的意义。

那么地位如此之高的贞观之治,成就它的基石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人口。

在古代社会,人口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穷富强弱的关键因素,李唐初年的人口剧增是成就贞观之治的基石,今天这期内容就以刺激人口增长为切入点,详细谈谈一代英主李世民的"计划生育"。

隋末乱世

隋朝,像秦朝一样强盛而短命的朝代,它曾经盛极一时,却又在烟花绽放最绚丽的时刻迅速衰落,在封建时代的长夜中销声匿迹。

中国的历史上,每每朝代更换不可避免的都会出现战火硝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情况,因为战乱,人口锐减,粮食大量减产,黎明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昔日的繁荣全部化为泡影。

隋朝末年同样如此,在隋炀帝急功近利的大工程的推动下,又加上三征高丽的巨大消耗,短暂而强盛的大隋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

"河南杨柳谢,河北李花荣。杨花飞去落何处?李花结实自然成。"

这首内容别有用心的童谣,在当时的年代也意味着李唐必将取杨隋而代之。

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的奶奶和杨广的妈妈是一对亲姐妹,二人皆出自一门三皇后的独孤信家族。也就是说杨广是李世民的亲表叔,那么面对表叔留下来的这一堆烂摊子,李世民又该如何让这个破败的帝国重现辉煌呢?

三个重点

土地、水源、人口是制约封建时代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

土地指的是可耕种面积,这一点到现代社会依然很重视,比如国家制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最好的印证。而在古代,大部分的社会矛盾,根本上都是土地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大多数大一统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但是在新帝国建立的初年,农民无地可耕的问题基本是不存在的,因为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土地的原主人很多都死于战乱,大量的耕地已经被人为荒废,此时的政府会分配土地,鼓励耕种。

第二个是水源,无论在任何一个时代,水都是一种战略资源,李世民执政初期也马上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和杨广修渠挖沟的思路不同,李世民主要采取兴建水库的方式解决灌溉问题。

据新唐书记载,贞观年间兴修大型水利工程27个,这些工程不仅让当时的农业生产取得大丰收,许多工程项目甚至延续至今,真正称得上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土地、水源都已具备,最后要解决的就是人口,人口具体指的就是劳动力,没有劳动力去耕作,就算有再好的土地和水源,也无法产出粮食。

人口流失

经历了隋末时期的战乱,到唐朝初年,全国登记在册的人口已不足二百万户,还不及隋朝鼎盛时期的四分之一。

据史料记载,公元604年隋朝共有户籍890万户。

当时从洛阳到山东去的旅人,是需要自备干粮的,带银子根本没有用,因为沿途基本上碰不到什么人家,更别提集市和旅店了。满目所见皆是千里焦土,连流民都很少,这只是整个国家一片破败的景象缩影。

人口流失的原因主要有战死、饿死、病死。除此之外,北方的游牧民族突厥在这一时期南下趁火打劫,他们掳走了大量的汉人。当然,也有为了躲避战乱,主动逃到北方地区的南方汉人。

就这样,死的死,逃的逃,中原大地的人口锐减,初登大位的李世民不得不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力求化解迫在眉睫的人口问题。

计划生育

准确来说,李世民的"计划生育"不是控制生育,而是鼓励生育,为此他主导出台了大量刺激人口增长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六条。

一是鼓励百姓多生孩子,一对夫妻生得越多,政府给的奖励就越多,生男孩还有额外奖励。这里不能简单地看成是重男轻女,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还是因为男丁的劳动力指数要强于女性。

二是规定男人二十、女人十五为法定结婚年龄,这一点比当前社会的法定结婚年龄要低很多,尤其是针对女性,结婚年龄足足低了五岁,这一方面是为了拉长生育时间,同时也因为古代人的平均寿命要远低于现代人。

三是下诏准许寡妇再嫁,在被传统儒家思想统治下的古代,社会伦理要求包括寡妇在内的女性是必须守节的,现在来看这条人性化政策,很超前也很难得。它的诞生建立在漫长的五代十国时期,传统儒家思想已经被严重冲击的基础上,还因为李世民的血脉中已经混杂了鲜卑人的基因,在鲜卑族中,寡妇再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甚至是父亲的妻子,儿子都可以继承。当然,这也从侧面凸显了唐朝社会的开放程度。

四是赎回逃亡北方的汉人,把那些曾经因为战乱被掳或者逃到北方的汉人接回来,赏赐土地妥善安置,赎回的人口很多,最高的一年赎回了八万人。

五是政府帮助无能力者娶妻,通俗的来说就是官方当红娘,帮那些找不到老婆的人介绍对象,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非诚勿扰》。放眼世界,纵观古今,这条政策都堪称空前绝后一般优惠,毕竟是国家分配媳妇儿嘛。

六是把婚姻和人口增长情况,纳入对地方官吏的考核当中,并作为官员升降的参考指标,也就是要想升职加薪,先要搞好"计划生育"。

结语

在唐太宗李世民各项的"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下,唐朝社会的人口不断增长,贞观六、七、八、九年,连续四年全国风调雨顺,贞观十三到贞观十六年又是连续四年的大丰收。

粮食丰收又使得大量外逃的汉人陆续回乡,全国人口总量进一步提升。

至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继位,全国登记人口已达380万户,人口总数近2000万,相比于唐朝初年足足增长了一倍。

规模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后来各项内外政策推行提供了客观条件,所以李世民的"计划生育"是贞观之治的基石。

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次的"计划生育"也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它的意义非凡。

本期内容完

关注我,下期内容更精彩哦。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