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杀,官员抄家时落泪,太后听闻几天吃不下饭

2024-04-13 06:02     360kuai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这个世界上,有忠臣如美玉一般高洁;也有奸佞小人鱼目混珠,颠倒黑白,且这样的人如苍蝇一般多,他们的存在对王朝没有太大的意义,却让忠臣受尽了谗言,甚至让他们被冤枉而死。明朝的于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却被小人诬陷致死,抄家时看到府中景象官员落泪,太后听闻后,也好几天都吃不下饭。

于谦出生于1398年5月,他是一名少年才子,家庭条件不错,父亲虽然不入仕,可祖父曾经为官,当过杭州路大总管,于谦的家庭教育很好,父亲从小就教他"忠义之道",而于谦在很小的时候就仰慕文天祥的气节,还把文天祥的画像挂在座位旁边,监督自己学习。这样热血的少年,可能永远也没有想到,自己今后也会和文天祥一样--含冤而死。

他7岁时,有一个和尚给他看了相,惊呼:"此乃日后拯救时局之宰相!"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慢慢长大,参加了科考,永乐十九年,也就是他23岁那一年,于谦考上取了辛丑科进士,迈入仕途。能够考上进士的人都是人中龙凤,因为科举考试考虑的是方方面面,他如此年轻便科考成功,实乃天纵之才。

为官之后,有辅国之才,为官清廉,1426年,作为御史的于谦跟随明宣宗平定了汉王朱高熙之乱,一番斥责乱臣贼子的言论被明宣宗听进了耳朵里,此后,明宣宗对于谦更加赏识,让他巡按江西。在此期间,于谦平反了数百起冤案,冤案是最难平反的,可是对于那些清白的人,却一直希望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于谦平反了这么多冤假错案,可见他尽职尽责,为了还清白之人一个无罪之身,他殚精竭虑,同样也为了还别人一个公平,宁愿辛苦自己。

到了明英宗时期,太监王振开始掌权,此人作威作福,惯会溜须拍马,说几句话皇上就信了,当时的文武百官为了讨好他,都会给他送礼,有的送几百两,有的甚至送上千两,"献金求媚"盛行,但是于谦却从没给此人送礼,有人劝他:"没啥钱也送点土特产,表表心意啊!"可是于谦甩了甩衣袖,只回了一句:"只有清风"。也正是他不勾结、不巴结这些得宠的小人,最后被陷害,在监狱里面关了三个月,最后还是百姓联名上书救了他一命。

为了追逐权利和财富,朝廷中有很多阴谋诡计之人,于谦屡屡被打压,却始终坚持初心,正如屈原所说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同时,他性格刚强耿直,看不惯那些怯懦、无能的人,也知道自己这种坚持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钉,憎恨他的人多了去了,他却常常拍着胸脯说:"这一腔热血,不知会洒在哪里!"

在小人眼中,不管多么美好的品格,只要阻碍了自己往上爬的道路,就会想办法将他铲除,景泰八年,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联合污蔑于谦有不轨之心,于谦入狱被判死罪,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史料记载此乃"天下之冤"!当他官员抄他家时,发现他家中清贫,也找不出谋反的证据,官兵抄家时落泪,太后得知后也好几天吃不下饭。

于谦的忠诚百姓们都看着眼里,官员们其实也都明白。一年后,于谦终于沉冤得雪,石亨等人被抄家时,家中贪赃累计无数,此时,事情的真相也昭然若揭,后来明宪宗在诰文中说:"先帝在时已经知道他的冤,而朕实在怜惜他的忠诚。"他的忠诚人尽皆知,可于谦最后还是因为别人的利益牺牲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