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明末穷困,而清末接连镇压叛军、建立海军和赔款列强从不缺钱!(3)

2025-01-11 06:02  360kuai

其次是两朝的军事制度不同。

明朝初期效仿隋唐的制度,在军事方面推行"卫所制度"。即单独划出军户,并给予土地生产,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凭着这套制度,国家投入的军费大大减少,朱元璋曾说:"吾养兵百万,不用百姓一粮"。所以明朝的军队数目是很庞大的,居历代之首,永乐时期,达到了惊人的280万。但明朝末年,罪魁祸首土地兼并,各地军户纷纷失去土地,国家只能财政拨款给予支持,要支持起这二百多万人的吃喝拉撒,财政支出肯定指数上升。崇祯时期,连年战乱,对女真人的战争简直是个无底洞,再者,万历三大征早已把国库掏空,而国家的土地税收才五百万两,其它的漕银、关税、商税少得可怜。

反观清朝,与明朝百万大军相比,清朝军队只有区区60万,历代最少,八旗20万,绿营40万,这些军队由国家供养,对于国土庞大的清帝国来说,兵是少了点,但却够用了,满族人口本来不多,必定不敢大规模扩军,以防百姓造反,国家的财政收入在3000-4000万两之间,养活这些军队不成问题,财政压力自然减少 。

再次是清朝敢于放权地方筹集军费,明朝不敢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