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对这件事深以为憾。直到称帝后,杨坚仍然念念不忘,有一次,他问荣建绪:"当初朕让你留下来,你却毅然决然地走了,现在后悔吗?"
换做一般大臣,肯定会向杨坚赔礼道歉,并表示自己肠子都悔青了。可荣建绪却一脸正气,说了9个字:"臣境非徐广,情类杨彪。"
徐广是东晋大臣,刘裕篡晋后,徐广泪流满面,悲不自胜。杨彪是东汉老臣,曹丕代汉后,他拒绝入仕魏朝,闭门不出,始终自称汉臣。荣建绪的意思是说,我虽然和徐广的处境不同,但我的心情和杨彪一样。
心情和杨彪一样,那就是怀念北周,甚至不认同隋朝,这岂非严重触犯杨坚的忌讳?那么,杨坚是如何处置荣建绪的呢?
很遗憾,杨坚压根不知道徐广和杨彪的典故。不过,杨坚是何等聪明的人,虽然不知道徐广和杨彪的典故,但他还是猜出了荣建绪的想法。他于是对荣建绪说:"朕虽不晓书语,亦知卿此言不逊。"意思是说,我虽然文化水平没那么高,但也知道你说的不是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