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对付蒙古人只会修长城吗这样想你就错了,其实手段多的是!(2)

2025-01-16 14:02  360kuai

烧荒是干啥?其实就是放火!游牧民族骑兵入侵长途奔袭很厉害是吧?我在边防外面烧一大片荒地,这样入侵的骑兵往往会因为缺乏水草无法深入,这其实是一种很古老的积极防御策略,从战国时代赵国就用了这种招数,但是明朝军队的烧荒则成了惯例,《明会典·兵部五·事例》记载:"岁凡每岁七月,本部请敕各边遣官军往仇敌出没之地三五百里外,乘风放火焚烧野草,以绝戎马,名曰烧荒。事毕,以拨过官军烧过处所造册缴奏。" , 也就是说秋天水草丰茂的时节,明军都会出塞烧个三五百里。

但是如果是王朝比较衰颓的时候(正统年间后),明军就不敢烧那么远,有时候甚至只烧五、六十里,以便于以备瞭望。 二,捣巢 这一招就很凶狠了,从字面意义就很容易理解这是干啥了--攻击敌人老家。游牧民族也有妇孺和根据地呀,放牛放羊,水草丰茂的其实也就那几个地方(也就是游牧民族的领地),明军不是也有情报系统吗(夜不收等侦察兵)?找到了对方的老家,一窝端!这就是捣巢,也称轻兵出塞。 但是游牧民族机动性很强,所以捣巢规模不能太大,需要一定突击性,也就是明军派出小规模机动灵活的骑兵,趁敌人骑兵公共出外牧放时(依靠情报人员),奇袭其老营,杀死其妇孺老弱,劫夺其辎重,驱散其牛马。

正统年间之后,明朝军队的大捷基本就是靠这个来的,尤其是成化年间联合朝鲜兵打击建州女真的军事行动最有名,也称成化犁庭。 其实明王朝对付游牧民族也有不少招数,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禁市"(经济封锁,游牧民族生产力极低,往往需要和内地互市来维持生存,一旦禁市,很多牧民基本生存都无法保障),"搜套"(在河套地区驱逐所有游牧部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