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生于北宋末年,此时的北宋已是内外交困,在国家即将覆亡之际,岳飞毅然投身军中,就此开启了自己的报国生涯。因武艺出众,刚刚参军的岳飞便被任命为了"敢战士"分队长,之后屡立战功,先后被提拔为修武郎、武翼郎。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赵构虽然启用了抗金名将李纲为左相,但却在投降派的建议下打算避战南迁,退避到长安、襄阳、扬州等地。岳飞听闻之后,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赵构"上书数千言",却反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建炎二年(1128年)八月,岳飞用疑兵之计击退了南下的金兵,得以晋升武功郎,此后又多次因战功先后转武略、武德大夫,授英州刺史。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岳飞一举收复襄阳六郡,随后更是独当一面,开始率军北伐,甚至一度收复伊、洛、商、虢等州。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军再度南下攻宋,岳飞临危受命,带领岳家军北上,与来犯金军展开激烈交锋。岳飞敏锐地把握战机,利用地形优势大破金兀术,一举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就在岳飞进军到朱仙镇之时,宋高宗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岳飞不得不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