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被崇祯坑死的栋梁之才卢象升!(4)

2025-03-09 09:22  360kuai

十二月十一日,卢象升率五千军队进驻巨鹿,提督太监高起潜率数万关宁铁骑驻扎在五十里外。卢象升军突然遇清军大部,遣使让高起潜营救,可是高起潜置之不理。卢象升,这个被农民军称为"卢阎王"的天下兵马总督,率领军队近乎悲壮的迎战清军。卢象升依旧勇猛无敌,首战告捷,但是由于兵力太少,炮矢用尽,被数万清军骑兵围攻。此战,卢象升已尽力最大努力,为了让自己不至于过早阵亡,特意换下了主帅服,换上了士兵服。最终,卢象升力战殉国,死前呼喊:"关羽断头,马援革裹,在此时矣!"这个本可为大明挽狂澜于即倒的大明英烈,死时年仅39岁。

四.死后凄凉,崇祯的阴险用心

回到本文的主题,卢象升之死,其实并非死于清军之手,而是死于崇祯的险恶用心,完全是被崇祯逼死的。

首先,回想刚入朝诏对之时,性格耿直、一身浩然正气的卢象升,一句"臣主战"相当揭了崇祯的伤疤。崇祯想和又不敢和,缺乏一个皇帝应有的果决与担当。但是,既然主战,崇祯皇帝又派高起潜掣肘卢象升,这就不可理解了。理性的说,崇祯想和并没有错,这对于当时的大明,不失为一种策略。但是既然决定战,那就好好打,结果在"想和又打"的指导思想下,白白葬送了卢象升这样一员统帅级的人才。说到底,崇祯皇帝是庸才。

其次,卢象升主战,并非是空喊口号。他对自己带来的天雄兵有信心,是一只可以和清军野战的步军部队。并且,入援北京的军队都是强军,尤其是数万关宁铁骑,这是一支自孙承宗、袁崇焕就开始精英打造的最强起兵,满清八旗兵与之对战数次被打败。如果这些军队都归卢象升指挥,八旗军是占不到便宜的。可是,崇祯偏偏是个心胸狭窄之人,你让我丢了面子,我就得让你死。没有崇祯的支持,提督太监高起潜是不敢不支援卢象升的,甚至是高起潜都不会有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