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一代多功能护卫舰服役,拉开海自水面舰艇部队新一轮编制改革序幕(3)

2022-03-23 08:00  观察者网

"熊野"入列水雷战部队,海自新一轮舰艇部队编制改革拉开序幕

综合22日当天日本媒体的报道,"熊野"服役后将部署到神奈川县横须贺的海上自卫队基地,但与此前猜测不同的是,它将不会编入由朝雾型通用驱逐舰组成的第11护卫队,而是编入同样在横须贺的扫海(水雷布设与反水雷)队群,服役后将进行各种作战测试。在防卫省2018年12月发布的《平成31(2019)年起防卫计划大纲》的计划中,现有4个主力护卫队群之外装备老旧通用驱逐舰的5个地方配备护卫队,将与扫海队群整合为2个"多功能群",海自目前的扫海队群整合为2个多功能群共13个队,其中7个队将由计划建造总数22艘的3900吨级(命名前叫法,即现在的最上型)多功能护卫舰组成,目前地方配备护卫队的朝雾型通用驱逐舰与阿武隈型护航驱逐舰等老旧舰艇将一并淘汰,届时海上自卫队驱护舰,将由4个主力护卫队群中包含直升机驱逐舰、宙斯盾导弹驱逐舰、通用驱逐舰的32艘驱逐舰与多功能群内22艘最上型多功能护卫舰,共同构成54艘驱护舰的水面主战舰艇体制。相比目前地方配备护卫队接盘护卫队群淘汰的二手通用驱逐舰以及护航驱逐舰,新的多功能护卫舰无论是在传感器和作战系统还是在武器设备配置(以未来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的完全体为准)上都有了大幅改善与提高,海自借此希望以此来进一步平衡其水面舰队的作战与勤务能力。

2019防卫大纲中所想定的海自舰艇部队未来构成示意,其中多功能护卫舰将取代地方配备护卫队的老旧通用驱逐舰以及一部分水雷战舰艇 图源:日本防卫省

自2018财年开始,防卫省以每年2艘的规模拨付建造预算,截至去年底发布2022财年防卫预算时,已经总共批准了10艘最上型护卫舰的预算,目前已交付服役1艘、试航1艘、另有已下水2艘和已开工的2艘。到未来22艘建造计划完成时,最上型护卫舰将成为战后日本建造数量最多的一型国产舰艇。这样一型水面作战舰艇编入水雷战部队,标志着2019防卫大纲中所计划的海自舰艇部队编制改革正式拉开序幕,海自未来的"多功能群"很有可能就将以现有的扫海队群为基础改编组建,其是否能够达成海自预想中水面作战与水雷作战相结合,并依托其新一代传感器和作战系统强化海上控制能力,从而进一步解放其主力护卫队群任务压力,还值得对其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