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出生长大的科学家自问:若晚出生十年,我还会来美国吗?(2)

2022-03-20 07:00  观察者网

程扬扬提到,在指责别国窃取知识产权之前,恰恰是美国自己干过这样的勾当。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当局以赔款为名没收了德国的化学专利。25年后,美国政府在二战时期的"回形针行动"吸收了数百名前纳粹科学家和工程师到美国。

"只要知识真正属于自己,它就不会被偷走。认为知识会转移是一种零和思维,将他人获得看作一种剥夺、甚至是对自我的威胁,掩盖了科学是什么、以及科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鲜明的世界观。"

程扬扬称,科学进步不是由孤独的天才驱动的,它们来自累积以及努力合作。科学家也不是天生的,他们源自后天的训练。对"窃取"知识的过分警惕给整个社会造成了更严重的损失,使人们丧失了一种不受利益需求或权力欲望束缚,而是基于富足和关怀的发展的另一种远见。

对"外国"的刻意强调也使学术界受制于心血来潮的地缘政治。在中美双边关系恶化之前,许多美国科学家和大学管理人员都渴望与中国合作。

"如果科学的目的是将我们对自然的理解扩展到新的领域,那么科学家的工作就必须抵制社会等级制度,超越国家的界限。"在文章的结尾处,她如此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