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深入敌营去侦查,被一只老鼠救了性命,否则就完蛋了

2024-03-15 11:02     360kuai

一说起古代的帝王,大家马上就会产生这么一个印象:在朝堂,他们高高在上,像神一样的存在;在后宫,他们纵横驰骋,勇猛无敌。

但是如果把他们放在真正的战场上,不是拉稀就是拉胯,都是草包一个。

其实,这都是大家的误读。

古代的帝王中,武功高强的,还是很多的。比如刘裕、冉闵、李世民、赵匡胤等,都有着超强的武功。

唐朝的李世民有两个独门绝技:一个是剑术,可以进入名家行列;另一个是箭术,更是超绝。

当年他父亲李渊,在比武招亲中射中了孔雀眼睛,才取得太穆皇后窦氏的。李世民的箭法就是得自于李渊的家传。

李世民带兵打了一辈子仗,罕遭败绩。在打西秦霸王薛举时,大败,但那是他得了重病,刘文静为了抢功,莽撞出击造成的。

李世民为何总能打胜仗?集合了好几种有力因素。

首先,他手下战将如云,无论是秦琼也好,尉迟恭也好,或者程咬金等人,冲锋陷阵时都勇猛无比。

二来李世民确实有帅才,在复杂的战场状况下,往往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仗还没打,就能预测到战争的走向。

而他之所以能做出这些准确的判断,除了智囊团成员的功劳外,还和李世民亲手掌握第一首材料有关系。

每当大战开始前,李世民都要带上少数人,到敌人阵地去实地观察一番。

这样子深入敌后,危险性是相当大的,但李世民不怕,因为他有个好保镖,他和尉迟恭将帅二人,凭借剑戟,总能在敌军中脱险,以至于李世民后来夸海口:

"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九》)。

但是那是尉迟恭归顺之后的事情了,而和宋金刚进行的柏壁之战,尉迟恭还在敌军的队伍中,是李世民的劲敌呢。

柏壁之战前,李世民按惯例到敌营进行了一次侦查,这次行动让他差点送了命。救他的,并不是什么天兵神将,而是一个小老鼠。

公元619年(武德二年)三月,控制着山西大块面积的刘武周,向南扩张地盘,和唐朝军队进行了激烈的交锋。

齐王李元吉派兵抵御,被刘武周轻松打败。

李渊又派太常少卿李仲文为行营总管,与左卫大将军姜宝谊率兵救援并州,被刘武周击败于雀鼠谷。

李渊又派右仆射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前去平叛,结果更惨,双方战于索原度,唐军全军溃败,裴寂只身逃回晋州。

连续几败之后,唐军见到刘武周的军队都是望风而逃,所以被刘武周很轻松地占领了李唐的发祥地晋阳。

老家被占领了,岂不是奇耻大辱?

李渊没办法,只好动用自己的王牌,派秦王李世民出战了。

619年十一月,李世民带兵从龙门渡过黄河,大军驻扎在柏壁。与刘武周集团的二号人物宋金刚对峙。

此时李世民是和固守绛州的唐军形成掎角之势,进逼宋金刚。

当时黄河以东地区由于连年战乱,军队收集粮食困难。而李世民的军粮都从关中运来,不愁士兵没有吃的,所以他对方宋金刚的办法,就是大家都这么耗着,即使宋金刚前来挑战,也坚壁不出。

对峙的结果是宋金刚的势力日益衰落,形势对李世民十分有利。

但是不深入实地掌握第一手材料,李世民心里还是有些不托底,他决定亲自前去侦查一番。

这天李世民带了一个侦察连前去搞侦查,查看完敌情,他给跟随他的人分派了新的任务,只留一个小跟班,俩人信马由缰往回走。

走到半道上,俩人感觉有些人困马乏了,于是李世民提议在这里休息一会。

因为两军相持了好几个月,始终没有战斗发生,所以就放松了警惕性。一开始还是闭目养神呢,但不知不觉间就到周公那里去报到了。

"世民尝自帅轻骑觇敌,骑皆四散,世民独与一甲士登丘而寝。"(《资治通鉴·唐纪第四》)

他们休息的地方,离宋金刚部队的军营不远,巡逻的士卒发现了他们。

巡逻兵一看只有两个唐军,怕人多了抢功,所以只纠集了一小拨人马,悄悄地围了上来。

此时李世民他们还做着黄粱美梦呢。

就在这危急的时刻,出现了奇迹。

什么奇迹?有人梦中递话,还是援军来了?都不是。

此时正值冬季,像蛇呀什么的这些动物都进入冬眠了,可是今天不知怎么了,一条蛇爬出洞穴,到田野里来捕食了。

此时这条蛇正奋力追赶着一只老鼠。

老鼠受惊,拼命地逃窜,慌不择路间,竟从侍卫的脸上跳了过去。

侍卫猛地一惊,放眼一看,我的个妈呀,四面八方的敌人正悄悄地围了上来。连忙叫醒李世民,两人飞身上马,才走了百余步,就被敌人追上,怎么办?

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见李世民掏出大羽箭,瞄准敌军的首领就是一箭,远远的,只见敌方骁将中箭倒地。

"世民以大羽箭射殪其骁将,贼骑乃退。"(《资治通鉴·唐纪第四》)

李世民这一箭,直接震慑住了敌军,其他人不敢靠近了。

逮着这个机会,不撒丫子快尦还要等待何时?

于是二人飞骑逃回大本营。

回来后李世民还感到后怕呢,心说,好险哪,要不是那只小耗子,此时自己不早已变成宋金刚军营里的"粽子"?

通过侦查,李世民掌握了敌方大量的情报,为后来的柏壁之战击败宋金刚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新唐书》 《资治通鉴》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