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骑兵者得天下,一头马食量等于4个家庭,骑兵有多“败家”?(3)

2025-05-02 08:22  360kuai

其次战场皆远离都城,因此对于士卒和骑兵军粮的运送,便成为了一道难题。而据种种史料记载研究不难发现,行军打仗途中军粮被敌方偷袭例子是屡见不鲜的。诸葛亮六出祁山皆为草料所败、所退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运送方面会选择牛、骆驼这一类有劲且耐长途的动物,但在民以食为天、马食之同粮的朝代里,于劳作间少了辛劳苦力之物,这庄稼又如何出产呢?如何进行收割呢?为此这对于朝廷乃至布衣都将是一笔严重的损失。 人为财死,鸟为死亡一一揭露了这现实的残酷,残酷逼迫着人类崛起、强迫着让我们看见战火纷飞。


乱场之上刀剑无眼一刀下与世绝,本着于此古代将士们为保护"昂贵"战马,以及驰骋沙场扬君威,便为它披上了战甲。而它从此也沦为了战场奴、人民亦沦为金钱的奴隶者。 伤不起的护甲 古语有云:"得骑兵者得天下"此话并非空穴来潮。古时技术并未达到如今这般强大,因此战场之上兵器大都为箭、矛、剑、刀等。到了清朝才渐渐有了火炮等重武器,这些利器不管是对人还是马都是毙命的,所以有卒将盔甲、马之战甲。 早在先秦马匹就已经披上了铠甲,《诗经》与《左传》中介马--披挂身甲的甲马,早已阐述这个事实。且随时间与经验的沉淀马的战甲也在不断的演变,它穿上了由铁所制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