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还曾经主政过不长一段时间南直隶,任内对于诉讼案件确实有他的极端行为,比如富人与穷人打官司则海瑞一定判穷人赢,官员与百姓打官司则判百姓赢等等,海瑞的理想是重建朱元璋皇帝在位时的严刑峻法而且要不打折扣的执行,所以在这样不切实际的理想化思想下可想而知没干多长时间就被参下台了!
海瑞永远干不出张居正的成就,资质太差,心有余力不足,海瑞只是追求清廉公道,在老百姓心中人望很高,奈何能力不足动辄提出恢复祖制(朱元璋),连皇帝都不以为然,数百年前的制度不一定适合当前。
当初看《大明王朝1566》也觉得海瑞有点太耿直,怼天怼地怼空气,不会变通,不圆滑,不事故,当看完N遍以后恍然大悟,我们误会他了。首先谈下他的怼天怼地,第一次就是初到浙江,因为改稻为桑怼俩活宝,当时的情况,如果他不这样,能行?后来的怼赵贞吉半价收丝,很多人觉得他不懂得大局,但是什么是大局?嘉靖的政令本就是错误的,难道非得像赵那样只顾着献媚,去坑当地的老百姓?至于后来的怼皇帝,让很多人陷入的危机,齐大柱,朱七,黄锦,吕方……当时的时局,百姓水深火热,各种天灾,外患,国库没钱,皇帝还要修仙,司礼监内阁心里都有数,但是有人站出来上疏?或者好言好语上疏,皇帝能听进去?手机打字太累,总之,海瑞是个能臣,有大局意识,因为他拿到沈的赈灾粮食后就让百姓改桑的!
相传明朝某年大灾,相邻两县县令赈灾,一县县令设粥棚,煮稀粥赈灾,且粥中多沙土,被骂贪官;另一县令设粥棚,要求煮的粥插棍不倒,衙役因为说掺点沙土却被县令杀掉立威,被称颂清官。可贪官被称能吏升官,清官却被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