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和《走向共和》,哪个是你心目中的历史第一剧?

2024-04-03 13:02     360kuai

张黎自己评价《大明王朝1566》的时候说:走向共和里他一直在往前求索,而在1566中,退了一步。

这句话足以涵盖1566和走向共和的区别。

在走向共和中,主创人员尽管试图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讲述历史,但因为近代史离我们很近,晚清和民国对于今天中国的影响依旧很大,因此是难以做到客观的。

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主创团队在走向共和中的求索,即哪条道路才更适合中国迈入现代化国家。但其中能明显看到主创人员对于孙中山这个人物的赞美和推崇,此外为了尽可能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对于慈禧李鸿章袁世凯这类负面人物也做了一些美化。

因此,在几个关键点上,比如为什么康党一定要诛杀慈禧?慈禧又为什么要带走光绪?以及袁世凯为什么要称帝?

剧中给出的答案说服力都比较弱,比如袁世凯想要称帝仅仅是因为儿子故意捏造报纸的内容。

当然上述问题也是历史纪实剧的通病,即重人物而轻故事,因为故事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怎么讲也不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而如果想要通过影视剧去展示某些历史的深层次原因,这对于一部跨度时间长、人物角色多、故事线索复杂的历史剧来说,几乎做不到。

走向共和中,因为主创人员太想寻找答案,结果反而没有把问题的实质讲清楚。

但到了《大明王朝1566》中,整部剧都在讲问题,没有答案。

国家缺银子,所以改稻为桑;百姓阻扰外加清流从中作梗,改稻为桑黄了;严阁老派人巡盐找回银子,填补了国库亏空,结果一部血经就把严党彻底推倒;严嵩倒了,清流主政,可朝政依旧没有起色,国库还是没有银子。

嘉靖四十五年春节在即,一边是嘉靖要迁居新建的万寿宫;一边却是皇城周边的百姓被活活冻死、饿死。

还有趁着改稻为桑兼并百姓土地的官商,以及后面点出的徐阁老在江苏上万亩棉田。

土地兼并问题,政治斗争问题,国库缺银子的问题,人才不能被重用的问题,国家继承人的问题。

所有的问题最终都指向那个站在权力巅峰的人。

海瑞貌似是问题的答案: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但海瑞所有的愿景都是围绕着希望皇帝能够自己认识到错误,迷途知返,回头是岸。

可是对于一个长于深宫内院,以家天下为核心思想的传统君王:老百姓是否能吃饱饭,官员们是否能够各司其职,国家的未来究竟在哪里。这些他又怎么会有深刻的认识呢?

中国历史上几百位皇帝,真正能够做到体恤民情的有几位?

这不是说古代的皇帝都不行,而是皇帝这个位子本身就不是给寻常人坐的;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反噬也就越严重。

可大多数人终归是普通人,哪怕是自称为天子的君王。

一方面是繁重的责任:每天早上4:30起来准备早朝,一年三百六十日几乎没有休假;国家大小事务都得皇帝点头批准(如果是明君);君国一体,国家有难,君王必须出马。

另一方面却是极致的诱惑:后宫佳丽三千,可以夜夜笙歌;可以任用宠臣和太监,每天只听好话还不做事;可以享受所有世间的物质奢靡,还没有限制。

扪心自问,几个人能顶得住不做昏君?

《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能够秉持着他所受的儒家教育向皇帝冒死谏言,这是伟大之处,也是悲哀所在。

伟大在于他是那个时代的规则守护者,哪怕规则已经被很多人踩在脚底;悲哀在于他无法跳出时代的局限性,注定会失败。

但从作品创造的角度出发,这种悲剧会孕育出惊人的艺术效果。

所以我们看到海瑞如一束光划破黑暗的苍穹,最终却只能被黑暗淹灭。

我大明朝还有利剑吗?

而行走在权力巅峰的嘉靖,最终看着远去的孙儿,也只能喃喃道:

我的孙子也不认我了。

所有人都在轮回之中。

而到了《走向共和》,尽管结尾孙文的演讲也感人颇深,但为什么新生的共和国会被袁世凯篡取胜利果实呢?或者说阻止整个国家走向共和的阻力到底在哪里?

《走向共和》没有告诉我们问题,反而想按照历史的走向塞给我们一个答案。

但历史的偶然性同作品艺术效果所需要的精细严谨,本身就是相悖的。《大明王朝1566》中的那段历史足够久远,所以编剧重塑人物,虚构情节,只要足够严谨合理,并不会影响观感;可《走向共和》中的晚清和民国终究离我们还是太近了,近到哪怕客观一些的慈禧都没法解释她在历史书中的罪状。

如果从讲述历史和塑造人物来看,走向共和与1566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顶级的作品;但在人物和故事整体的艺术效果上,1566优于走向共和。

可考虑到两者的距今时间跨度,走向共和的这个弱势也只能说非战之罪。

相关内容:

大明王朝1566中为什么周云逸惨死,海瑞却可以善终?

《大明王朝1566》中改稻为桑收益是增加的,为什么推行不下去呢?

《走向共和》是不是过分夸大了李鸿章?

从《走向共和》看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