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3位太上皇,他们怎么度过余生?可能胆战心惊

2023-11-30 17:02     360kuai

太上皇,是我国历史上皇帝给父亲的尊称,大多徒有虚名并无实权。

最著名的在世就做太上皇的有三位:汉高祖刘邦的爸爸、唐太宗李世民的爸爸、清仁宗嘉庆帝的爸爸。

这三位在我国历史上的知名度极高,而且也是三类活着做太上皇的典型,他们的余生要么逍遥自在、要么唯唯诺诺,可谓各有不同。

刘太公:父凭子贵,儿子有出息很重要。

在刘邦登基称帝之前,刘太公一直是项羽的出气筒。

楚汉争天下的时候,刘邦的老家沛县处于西楚的控制下,当时战火已起,刘邦怕老父亲被挟持,于是派人去接刘太公。刘邦想到的事,项羽也想到了,他派出兵马把刘太公抢先一步押回自己的营帐中,想要以此作为要挟逼刘邦就范,于是就有了刘邦著名的那句话:

"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好在项羽仁义,没有痛下杀手,才保住刘太公的一条老命。等到刘邦称帝之后,尊父亲为太上皇,向天下人证明自己仁孝,好像当年"分我一杯羹"这种不孝之举没有发生一样。

刘太公刚当太上皇的那段时间十分膨胀,毕竟一辈子都是庶民身份,突然之间成了天下地位最"高"的人,自然要显摆显摆。他不仅对朝中的大臣吆五喝六,还要刘邦每天来寓所朝见,一旦哪天没来便大发雷霆,"竖子"、"兔崽子"这样的词汇时常挂在嘴边,好像整个天下就真的是他的那样。

刘邦嘴上不说、心里却是怒火中烧,但又不好发作。但这一切被宫中的大宦官看在眼里,自然明白自己需要怎么做,于是这位大宦官来到刘太公的寓所,说出了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天无二日,太公虽贵为皇帝之父,实为人臣。"

就是这句话,立马点醒了沉浸在美梦中的刘太公,儿子是什么德行自己最清楚了,强如萧何、张良之流都躲得远远的,自己如果再继续下去恐怕没好果子吃。

以后凡是刘邦前来朝见,刘太公都规规矩矩地到门口迎接,说话也是唯唯诺诺,丝毫没有当初那般架子。

李渊:被儿子架空,只好去做一个沉迷酒色的太上皇。

李渊永远也不会忘记公元626年7月2号那天,自己正和爱妃自海池上划船嬉闹的时候,尉迟恭身披甲胄、手执利剑,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秦王功盖宇宙,请陛下立为太子。"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在宣武门丢掉了性命,谁让他们兴兵"作乱"呢?幸好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武功盖世、机警过人,及时解决掉了那些图谋不轨的人,真是朕的左膀右臂。

李渊看着尉迟恭手中还在挂着血迹的剑,心中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船桨竟不小心掉进了池水中。

过了两个月,李渊就又提了一个档次,从原来的大唐武德皇帝摇身一变成为大唐武德太上皇。

之后的日子里,李渊从太极宫搬到了大安宫,几乎从不踏出宫门半步,生活上也剩下三大爱好:爱妃、美酒、佳肴。对于李世民,李渊不愿也不敢见,万一说错话惹恼了他,恐怕自己会步玄武门之变的后尘。

乾隆:儿子只不过是自己道德制胜的工具。

乾隆曾经跟臣子说过,自己的功德比不上圣祖康熙皇帝,所以在位的时间也不能超过他。

康熙皇帝活了68岁,在位61年有余。乾隆的想法很简单,人过七十古来稀,自己25岁登基称帝,就算活到80岁也只不过做了55年的皇帝,离这个小目标还差得远呢。可没想到的是,一转眼自己85岁了,还是身体倍棒、吃嘛嘛香。说出去的话不好反悔,乾隆便想了个办法,禅位给儿子永琰,自己做太上皇。

乾隆禅位之后,还做了4年多的太上皇,这段时间里他做了几件大事:镇压白莲教起义、提拔和珅为领班军机大臣、修复宫殿。大清国的实际权力还捏在他的手中,嘉庆帝只不过是个傀儡,一言一行都受到乾隆的严密监视,稍微说一句抱怨的话就会被传唤到养心殿问话。

由此看来,乾隆是历史上权力最大、最自由的太上皇。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