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力时期,“第四国”如何迅速作死?答案很简单(2)

2024-11-13 06:03  360kuai

公孙渊也不傻,得知曹叡召自己入朝,猜测自己入朝必死,就举兵叛变了。在辽隧地区,对毌丘俭的军队进行偷袭,毌丘俭虽然有心理准备,但突如其来的关系变更加上连续十多天大雨反击无力的因素,在接受曹叡撤军圣旨后,还是输给了公孙渊。

公孙渊铁定叛变,就自立为燕王,设置百官。派遣使者持“节”,私自给鲜卑单于制造玺,诱导鲜卑偷袭魏国北方。对于公孙渊自立国家的性质,小编之前已经有文章提过,暂不赘述。

文学家公孙渊(我说真的)

根据《魏书》记载,公孙渊知道此次绝对不会是毌丘俭的单一军事行动,于是对就积极准备自救。

首先,公孙渊派人去朝拜孙权,表示接受燕王爵位,归附吴国,希望吴国能够给我封成一个独立属国。

然后,公孙渊的阴险(聪明)就暴露出来了。他居然给魏国曹叡写了封信,居然还在想办法化解和魏国的矛盾(为此部分史学家认为这是公孙渊为防止战争的仁德外交政策)。

信中表示:

1:是我的手下七百八十九人逼我“叛乱的”,是我对不起魏国。

2:我的爷爷发家不容易,接手蛮荒之地,就是为了对汉朝效忠。

3:我爷爷来到辽东有众多贡献

4:我爷爷死后,我的父亲能够继续治理,和曹操一起匡扶汉室。

5:当年曹操可是充分肯定我公孙家的,我所作所为也尽了最大努力。

6:孙权听说了我的光荣事迹,前来讨好,即使我得罪他她也不计前嫌。

7:我自己对辽东的治理问心无愧(这段最长,但总结为一句足矣)

8:是有人想陷害我才在您那里造谣我的,您主动打我是对辽东人民不负责,百姓一定会自发反抗的。

9:我无罪,从汉安帝开始历史上这么多对辽东不利的事情您还不知道吗,这是百姓和军队的私人决定而已,我曾经劝他们不要与魏国为敌,他们不听我的。

10:从曹丕开始,我就持续为魏国祈祷,相信我们魏国能够扫荡天下。

11:我们的反抗,是守善道,其实我会誓死报效魏国,但是历史上很多卸磨杀驴的典故,让我不知所措。希望陛下能够抛弃小人的谣言,让我能偏安一隅,咱们合理达成一个在尊重魏国情况下合理的互相理解。

说实话,小弟认为公孙渊的奏表相对于曹植的文学功底已经很接近了。只是因为现如今自媒体的发展规律和受众喜好让很多奏表慢慢消失了,对原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砸评论区回复,小弟会给您原文(要是附在后边很多自媒体网站会判定我不是原创…)。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公孙渊的确是为了辽东稳定四处“祈求”。

不过另一种意义上讲,公孙渊是真他妈“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