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敌当前,干出弃城而逃的事情来虽然确实很丢脸,但是却能保住他自己的性命。而且以他跟刘备的姻亲关系,想必曾经有原谅做过这种事情的其他手下的刘备也必然不会跟他计较太多。如果当时糜芳能够想清楚这一点的话,估计做出来的举动也能让事情有转寰的余地。可是偏偏糜芳当时考虑的不是自己的身家性命,反倒是这样做以后,在刘备阵营中就再也不可能混的有头有脸了。他没那个底气去做有如此后果的事情,所以这条路他也没有去选。
三、与吕蒙殊死搏斗
其实这也是一条好路,虽然风险很大,但最起码远比他后来做出的叛国投敌的举动要能给他带来更好的名声。这样即便是战死了,也比投敌显得更加光荣一些。只不过糜芳可不是关羽,这种明知道必死无疑的事情,他才没有胆子去做呢!在他看来,这种情况下自己最该做的事情就是保住自己的性命。于是,在孙权的设计下,糜芳二话不说便选择了乖乖投奔东吴。也正是因为糜芳的叛逃,导致在前线拼死作战的关羽既弄丢了荆州,又把身家性命都交代给了东吴。
可能有些人看到这里会很心疼关羽,但是实际上,糜芳之所以会叛逃,关羽才是那个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罪魁祸首。因为关羽本身就看不起糜芳这种靠关系在刘备帐下混的人,所以平时总是当着大家的面薄待糜芳。动不动就是又打又骂,甚至还搞起了威胁之事。糜芳本身就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哪里经得起关羽这样恫吓。他知道就算最后他跟关羽都活着回到了蜀国,他没有完成运送军需用品的任务的事情迟早会被关羽重提并处罚的。与其到时候再承受关羽的侮辱,在他看来,他宁愿选择叛国投递。所以说,糜芳最后能做出这样的举动,虽然值得被众人批判、指责,但是却也算是事出有因。可见,再懦弱胆小的人,被逼急了也是敢做出让别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来的。关羽要是懂此道理,或许就不至于死得那么憋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