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有人好心劝他说:"现在太子真假还没搞清楚,你怎能如此轻易就处置呢?"隽不疑理直气壮地反驳道:"就算是真太子又何妨?春秋时期卫国太子卫辄因违抗卫灵公之命出逃,后来他儿子继位,拒不接纳其父回国,此事得到了《春秋》的肯定。太子刘据得罪先帝,逃亡在外,当时没死,现在又回来,也是国家的罪人。"
汉昭帝和大将军霍光在听说后,对他大加赞赏。隽不疑随之在朝中名重一时,就连其他身居高位的大臣都自愧不如。
隽不疑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因为他把准了成王败寇的历史准则,可以说是悟透了皇权奥秘的第一人。
自古以来,拥有了皇权就意味着拥有了天下的一切,面对如此诱惑,不管是人还是鬼,怕都不舍得挪位。面对皇权的取舍,再高再美的仁义道德,再亲再爱的骨肉亲情都会被抛之云外,在历代的皇权争夺战中,父子相残、兄弟仇杀的惨剧,难道还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