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了一段时间,长乐宫建成了,刘邦高兴地完成了剪彩仪式。接着,大臣们就按照叔孙通制定的礼仪规范,按照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排好队,主持礼仪的儒生们,一声高过一声地呼喊:"皇上上朝了!" 刘邦在众人的呼声中,一步步走上高台,坐在龙椅上。接着大小官员跪下行礼高呼:"皇上万岁!"最后按照官职大小,依次向刘邦敬酒! 整个礼仪行进的过程中,所有人都俯首低眉,没人敢抬头直视刘邦,更没人胡乱走动、交头接耳。 折腾了大半天,终于结束了,大臣们一个个按照顺序离开。刘邦也回到了后宫,一把抱起吕后,哈哈大笑地说:"皇帝的尊贵,我今天才算是真正感受到了!这才叫做皇帝啊!" 数年前,在咸阳说的那句"大丈夫当如是也",刘邦做到了! 晚上读到《罗织经》中这个故事,不由感慨:原来礼仪的后面,还有这么多门道啊!

【1】立规矩。告诉下属,天大地大,老子最大,你们给我守点规矩。通过这种礼仪,来约束下属的言行,进而树立自己的威信。 【2】给通道。用复杂的礼仪,衣食住行的规矩,给人们营造一种合理化、合法化的感觉,告诉大家,你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就跟咱们的圈子一样,你公司资产一个亿,不配跟我喝茶。什么时候资产有10亿了,可以做下来一起聊聊。如何达到这个层次呢?按照规矩升迁! 【3】多洗脑。说起来就是不断地给人灌输,你就该是人家的臣子,你就遵守规矩,不听话就挨打,听话就有骨头吃,从小养大的狼,渐渐就会退化成狗,洗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正如《罗织经》中所说:"威成于礼,恃于刑,失之纵。"威严从礼仪中树立起来,依赖于刑罚,放任的话就会丧失。 可以说,一语道破了驾驭下属的精髓。 很多人觉得管理不好做,很大方面在于礼的缺失和不足。让下属学知礼,才会有敬畏,才不会在你面前放肆,你才能树立威严。 所以,我强烈推荐大家读一读《罗织经》,这书简直把人性和人心研究透了,往往短短数语,就能让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