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商人胡雪岩人这一辈子,永远不能碰的3条红线,是什么呢(4)

2022-10-21 16:19     360kuai

从1981年开始,胡雪岩就联合各地商人,大量囤积蚕丝。他动用2000万两白银,妄图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垄断国内蚕丝产业。

而不巧的是 1883年日本和意大利突然蚕丝大丰收,填补了胡雪岩囤积的生丝量的空白,再加上当年世界经济危机,需求突然萎缩,国际生丝价格大跌。

胡因为得罪了外商,在当时中国海关和海运都被外国人控制的情况下,自己囤的丝完全无法外销。

摊子铺的太大,势必难以收场。

竞争对手三言两语的挑唆,就瓦解了胡雪岩辛苦结成的商业同盟。各地商人不听他号令,提前抛售生丝,胡雪岩独木难支。雪白的蚕茧堆积成山,眼看就要烂在仓库里。各地官商更是趁火打劫,纷纷到他家钱庄要求赔钱撤资。

景气的时候,胡雪岩钱庄不赚典当赚,典当不赚丝上赚,还有借洋债,买军火。

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会穿帮,可现在八个坛子只有四个盖,两只手再灵活也照顾不到,而况旁边还有人盯在那里,专挑你盖不拢的坛子下手。

纵观胡雪岩一生,因为他的事业长期处于顺风顺水的状态,这使得他产生了一种侥幸的心理。从他创业的第一天起,即使生意上遇到了拦路虎,比如资金短缺、关系无门路等情况,也被他以权谋的手腕迅速解除了。

这样势必形成一种极强的自我膨胀感,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在他后期性格上的反映就是不听人劝告,万事继续采取冒险做法而不留后路。

马云在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中曾评价说:胡雪岩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树立了很坏的榜样,他是中国清代浙江很有名的商人。

这大概是对胡雪岩一生最中肯的评价了。

的确,胡雪岩的处世原则、经商原则,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琢磨和学习,但同时,他晚年失败的经历,更值得我们去警省和体悟。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