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在明朝是皇帝寝宫,为何到了清朝,皇帝就不再住了

2023-07-22 09:39     360kuai

我们在看清宫剧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乾清宫”,皇帝常常在这里召见大臣,处理政事。在乾清宫的正中,还悬挂着“正大光明”牌匾,自雍正建立“秘密立储制”以后,皇帝的传位诏书,全都是放置在此牌匾后面的。

因此提到“乾清宫”,许多人便认为,这是代表皇家威仪的议政场所。然而有的人却不知,乾清宫在明朝,实则是皇帝的寝宫。那么为何到了清朝,皇帝就不再住这了?乾清宫是如何从皇帝的寝宫,演变为议政场所的?

清朝是由顺治时期入关的,其实从这时候开始,就已经有转变乾清宫用途的征兆了。乾清宫作为明朝皇帝的寝宫,在赶走李自成的大顺军后,紫禁城已经一片狼藉。所以顺治等人住进紫禁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宫中各处进行修缮。

虽然乾清宫也得到修缮,可修好之后,顺治却搬到了保和殿住,并将这里改名为“位育宫”。直到顺治十三年,当紫禁城各处全部修缮结束后,顺治才搬回乾清宫。不过之后的顺治,基本都在陪伴董鄂妃,就很少回乾清宫了。

康熙即位后,一开始也住在保和殿,直到他亲政之后,才搬到乾清宫住。此时在康熙心中,乾清宫已经不单单只是休息场所了,他在这里写下治国安邦的对联,表明自己的治国理想。可见从康熙朝起,乾清宫就已经有理政的用途了。不过要说彻底转变,还是从雍正朝开始。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