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格的品控和匠人精神的配合下,日本的发动机性能都很出色,而即便能造出一模一样的,性能也会存在差距,这就是品控的差距。第四是技术的保护,在生产和维修过程中,一般只有其内部人员进行操作,普通人根本无法进入,这就避免了泄密可能。在如此高严格的保密下,国产车企靠自己完成逆向研发的难度太大,相比之下不如干脆自己研发,但也是因此国产发动机性能一直无法与日本相提并论。
这4大差距导致日本发动机很难被仿制,但好在国产车企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让发动机从燃油时代走向电力时代。两者相比电力发动机技术更加精简,而中企也早早走在世界前面,当日本车企还在犹豫要不要造新能源车时,中企的销量早已超过特斯拉。由此可见比起仿制水平,创新能力才是反超的关键。
(文/席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