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立陶宛就想中断和中国的经贸合作,退出了中国和中东欧地区签订的经济合作协议,那时危害还没有显现出来,因为那时中立之间还能够正常开展经贸往来,不过2021年下半年情况就不同了。
因为立陶宛突破了中国的底线,制造了“一中一台”的局面,在立陶宛还没有跳下万丈悬崖之前,中国已经发出警告。但是立陶宛还是允许民进党当局使用“台湾”这个名字在该国建立了所谓“办事处”,中国绝不能接受这种局面的出现。两国外交关系应声下降。
外交关系下降的影响可不仅仅局限于两国的外交往来减少这一层面。很快,立陶宛挑衅中国恶果爆发。立陶宛的进出口贸易都出现了问题。在此前,立陶宛能够直接从中国源源不断获得各种日常用品,但是现在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这些商品又是立陶宛的刚需,立陶宛除了向中国低头,只有一种办法,就是高价从欧美购买。
但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因为立陶宛的资金有限。立陶宛国家较小,因此每一笔贸易都很重要,现在立陶宛的木材和朗姆酒等特色产品已经无法顺利向中国出口,少了很大一笔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长期花高价钱购买用品。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最令立陶宛政府头疼的事,而是来自欧洲的压力。据知情人士表示,外商已下通牒,要求立陶宛立即修复中立关系,如果与立陶宛有合作关系的外商看到中立关系不能缓和就走!
在向立陶宛政府施压这方面,德国最积极,因为德国的汽车深受中国市场欢迎,但是,德国的这些产品有时会使用来自立陶宛的零部件。现在因为中立关系下降,导致德国汽车向中国出口的时候遭遇了阻碍。所以德国人急了。
立陶宛需要认真对待外商的通牒,之前没有实权的总统认错,并要求外交机构更改错的做法。还没有得到落实。如果立陶宛反华政客继续反华,不采取实际行动修复中立两国关系,那么产生的后果绝对不是立陶宛所能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