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另一种做法,那就是燕国聚集军队与秦国决一死战,可是以燕国发展的弱小对抗秦国发展的强大,这场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燕王喜,虽然不是什么明君,但他也绝对不傻,自然不会以卵击石与秦国硬碰硬,所以只能够选择了逃跑,而太子丹在这个时候并没有站出来而是选择了与自己的父王一起逃跑。
可见这也证实了我们上述的说法,太子丹只是将燕国作为他的保障,当他发生危机的时候就会将燕国放在他的身前,替他抵挡已有的危机,所谓为燕国发展而谋取利益的说法也只是一个借口而已,本身的他凭借着燕国王子的身份是为所欲为的,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行为会给燕国带去多大的危险。
荆轲刺秦引发燕国灭国危机,燕子丹丢了性命
因此,因为荆轲刺秦事件,燕国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惨痛的,燕王喜为了向秦国求和奉上了太子丹的人头,以此换来了秦国的罢兵;可是那个时候燕国的统治核心,已经退到了辽东地区,本身国内为数不多的肥沃土壤都已经被秦军所占领,燕国虽然说没有灭亡,可是也已经与灭亡没有太大的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