嫪毐作为一名宦官,凭何受封“长信侯”?(2)

2024-04-13 11:02     360kuai

嬴政与成蟜属于同父异母的关系,"同父"意味着他们具备相同的继位资格,"异母"则意味着他们拥有不同的外戚集团。那么嫪毐封侯与成蟜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吗?听起来二者貌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却关系甚大。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成蟜的成长历程:在15岁的时候,成蟜奉命出使韩国并成功地从对方手中得来100里地,虽然当时秦强韩弱,但仅凭口舌之利就能从谈判桌上割走土地还是相当不易的,因而很多人据此认为成蟜的政治才能远胜于哥哥嬴政。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恭喜你成功陷入了成蟜的圈套,真实的情况是当时的韩王是成蟜的亲舅舅,成蟜的母亲是原来的韩国公主。

外甥通过舅舅的关系讨来些许地皮作为自己夺取王位的资本太符合逻辑了,事实上也正因为此举过于露骨,当时的人们反而认为成蟜不足以担当大任。此后嬴政登基为王,但在亲政之前,权力仍旧没有归入秦王手中,也就是说成蟜还有机会。此后接连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成蟜作乱失败,继而叛逃赵国;另一件则是嫪毐紧接着受封长信侯,位列秦国军功等级爵位的顶端。从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在秦国"非军功不得授爵"的严令下,嫪毐显然无法例外,那么能够封侯就说明他立下大功。而"成蟜叛逃"与"嫪毐封侯"紧密的前后关系不得不让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成蟜作乱极有可能是嫪毐逼迫造成的,而背后正是由嬴政集团授意所为。

在各类文学作品的描述中,嫪毐是个伺候王太后的假太监,但如果仅只是面首的话,他显然没有掀起政治巨浪的能量。事实上,真实的嫪毐拥有自己单独的领地,蓄养的死士和奴仆为数可观,在这样的力量支持下,嫪毐发动了针对成蟜的武装行动,而后者也不得不仓促起兵,最终"作乱"失败而不得不流亡外国。韩国外戚集团被连根铲出之后,赵国外戚开始短暂地控制秦国宫廷,此时大凡炙手可热的强权人物均来自赵国:王太后赵姬出自赵国,丞相吕不韦来自赵国,长信侯嫪毐也是从赵国而来。以上大概是嫪毐成功封侯的主要原因吧!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