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刘刚口口声声想要找的宠物猫,小艳和朋友均表示在让刘刚搬走的时候,他可能非常生气,殴打虐残了一只猫,从而导致一只宠物猫的死亡,而另一只宠物猫在看到这个惊恐的画面时夺门而出不知所踪,所以这两只宠物猫已经根本不在原来的合租房内了,刘刚找猫是假,找事才是真。
可是对于小艳的解释,刘刚表示完全不认可,他说既然小艳当时找他合租,异性合租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各自心里存在什么目的,大家都是成年人,也都心知肚明,既然小艳答应自己过去与之合租,那说明小艳对他应该是有一点意思,否则不会同意与自己合租。
与此同时,刘刚强调他对宠物猫的去向并不知情,更不可能殴打自己心爱的宠物猫,既然对方已经搬离此处,他也不想深究此事,为了了却自己的疑虑,刘刚希望可以调阅门口的监控,看看能否看到宠物猫出现的痕迹。
遗憾的是,监控中并没有出现任何宠物猫的身影,对此,刘刚无奈地表示此事就到此为止,反正小艳也已经拉黑了他,两人以后不会存在任何交集,最后,刘刚对记者表示天下的姑娘有很多,喜欢和认可他的也不少,自己也不会盯着一棵树,他会打起精神开始新生活。
异性合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会时不时出现,但依旧是敏感的禁忌,毕竟两个毫不相干的男女生活在一起,即便自己无心,也不能保证对方同样无意,异性合租很容易产生某些情感纠纷,有些言行也确实会在不经意之间超越了事先的约定边界。
小艳出于经济窘迫而选择合租,并对合租的对象几乎没有任何条件限制,虽然她当初的想法只是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可是却忽略了这个决定会为她今后带来何种麻烦,要知道约定也只是口头约定,并非固定不变,人的情感很难被框架的约定所约束。
正因为如此,本来就对小艳心存好感的刘刚才在合租期间对其心生爱慕,可是既然人的感情很难操控,那么我们就应该按照感情世界的处事原则去处理感情的问题,刘刚被赶出门的原因是他越俎代庖,以小艳男朋友的身份对其发号施令,从而引起了小艳的强烈不满。
作为刘刚本人而言,即便对小艳心存好感,但在双方没有确定恋爱关系之前,他并不能以所谓男友的身份自居,并自我认同双方的准恋爱关系,一旦连自己都沉迷于男友的角色中时,那么会情不自禁对小艳的某些做法进行约束和斥责,这势必也就突破了双方的合租关系。
刘刚的这种自我身份认同其实是一种情感认知障碍,当这种情感认知障碍破坏了双方的普通朋友关系的平衡后,矛盾也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如果刘刚能意识到感情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磨合中日久生情,相信也就很难招致小艳的反感,因为即便是真心喜欢对方,也应该要尊重对方的心里想法,并在相处中逐渐渗透,而非操之过急。
遗憾的是,刘刚并没有把握住分寸和原则,即便双方的关系已无法修复,那么好聚好散是双方最好的归宿,刘刚作为一个男人,应该大度地与之告别,三番五次借口找宠物猫上门骚扰小艳,甚至扬言找几个所谓的壮汉合伙侵害对方,这些骚扰和威胁不仅进一步恶化了双方的关系,而且也涉嫌了触碰法律的底线。
这件因合租引发的情感纠纷本来是一件互惠互利的合作,结果双方反目成仇,连朋友关系都不复存在,这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感想和启发,俗话说:男女之间很难有纯洁的友谊,此话确实存在一定的道理,如果一方或者双方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意愿,各退一步或互不打扰或许还能留住彼此这份所谓的友谊,一厢情愿的意愿只会给友谊带来灾难,既为难了别人,又卑微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