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天津6天迎来拐点!如措施到位,津南封控区管控区除夕前可有序解封(2)

2022-01-26 11:47     平安天津

主持人提问:从1月8号到现在,天津迎战奥密克戎疫情一个很重要的动作是做了4轮全员核酸检测,总人次超过了5800万。现在回头看,这些全员核酸检测对天津战胜奥密克戎疫情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张颖:全员核酸检测第一个起到的作用,是我们把所有的感染者——无论是以前感染的,还是新近感染的——快速找到,然后排查出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进行有效的切断传播措施。

第二,是通过全员核酸检测找到了津南区外、已经外溢到其他区的这些小的、散发的风险点,避免了这些散发的风险点再形成大面积的爆发。

第三,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作用,是从我们发现奥密克戎疫情在天津传播的1月8日,到发病达到高峰,也即大家所关注的“拐点”,我们只用了6天时间。也就是说,从发现疫情到出现拐点,只用了6天的时间。这对于我们后续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疫情,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主持人提问:回头看过去天津过去十几天迎战奥密克戎疫情,我们如今对奥密克戎这一变异毒株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了解?

张颖:目前来说,印证了我们在相关文献中所看到的,奥密克戎的潜伏期是短的,要比德尔塔变异毒株要短一些。从目前天津的病例来看,最短的是1天,最长的是6天,平均潜伏期是3至4天,确实要比德尔塔变异毒株的潜伏期要短一半时间。

同时,它的隐匿性是非常强的,起病和其他的上呼吸道疾病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在鉴别诊断上,很难加以区分。

因此,如果这些感染者不去就诊、不做核酸检测的话,我们很难第一时间把它发现。所以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一个是快,一个是隐匿性强,这是我们所发现的它的主要特点。

主持人提问: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有很多人在说“它可能就是一个大号的流感”,症状会比较轻。目前以您了解到的情况,奥密克戎接近“大号流感”的说法吗,还是存在不一样?

张颖:对这样的观点,我认为还需要更多观察,需要更多证据。但是从天津本轮奥密克戎疫情中感染者的临床表现来看,它不能被看作是一个“大号流感”。

也许在“起病”时,即感染初期,它的临床症状和表现是比较轻的,有些是无症状的,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我们也看到了在天津阳性感染者里,有42%是普通型。

何谓普通型?从临床诊断上来说,它是有肺炎的一些表现的,无论是轻还是重,它都是有肺炎的一个表现的。对于疾病来说,如果有肺炎表现的占比能达到42%的话,它就不能等同于是一个“大号流感”。因为我们都知道,流感病毒所造成的疾病是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的,会有一些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会合并肺炎、细菌性肺炎或病毒性肺炎,但是那个比例是远远要少于42%这样的一个构成比的。

所以就目前天津的疫情来说,我个人还是对“奥密克戎是一个大号流感”的观点持观望态度,我们还是需要在临床上继续观察。

主持人提问:天津这次在跟奥密克戎正面交锋中,还有一个点是非常值得关注的,1月8日倒推10来天,正是天津大学生回乡的时间,大学生返乡接近34万人,你们在防止疫情外溢,保护其他城市和人群时,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张颖:从天津返回大连的大学生出现了感染情况后,天津市教委第一时间启动连线所有已经返乡的大学生,包括老师和其他的教职员工,第一时间点对点联系到个人,督促他们尽早的去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居家等待结果,尽量减少外出。

二是不仅仅督促他们个人去进行核酸检测,也建议家人跟着学生、老师、教职员工一起,就近进行核酸检测,排除风险。教委发通知到学校,学校到班级,班主任老师或其他老师再通知到学生,这个工作在几个小时之内就完成了,然后把结果反馈给老师,再反馈给班级,学校再汇总,然后到教委,确保一人不漏。整个流程是非常快的就完成了的。

主持人提问:回顾天津本轮疫情,天津是如何做到更精细的管控的?

张颖:其实在疫情之初,过于的精细的管控会造成遗漏,所以我们是随着全员核酸筛查的进度,研判疫情的趋势和风险点,逐步进行了封控区和管控区域的调整。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所以我们会看到,封控区是一个楼,管控区是一个小区,甚至是超大的小区,我们是逐步划分出很小范围的管控区,将风险锁定到最小的范围之内,精准的进行重点的管控,所以封控区和管控区的精准是随着疫情发展来调整的。

今日关注
更多